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尹波:世界杯 欧洲杯 美洲悲

2010年07月05日07:31   舜网-济南时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当13支欧洲队只有3支进了16强,而5支南美队全部跻身八分之一决赛,当8强里南美占4强、欧洲占3席的结果出来后,有人担心,正像上届在欧洲举办的世界杯4强全是欧洲队、成了欧洲杯,本届在欧洲之外举办的世界杯会不会变身为美洲杯?岂料,四分之一决赛战罢,欧洲3队携手进入4强,世界杯又回到了欧洲杯。

  尽管还有曾夺过世界冠军的乌拉圭作为代表,但谁都明白,南美根本没戏。所谓的欧洲南美之争,实际上是巴西、阿根廷与欧洲之争,南美其他队伍只能陪太子读书。巴西、阿根廷都走了,剩下的那一个不管是谁,都逃不脱顶多晚走一步的命运。

  巴西走得有点冤,以打荷兰前45分钟那种场面,恐怕没人能想到后者还能翻盘。如果背后没什么猫腻,巴西就太不成熟了。一支本届世界杯平均年龄最大、世界排名第一的老牌强队,还这么不成熟,出局的偶然里面肯定有必然。阿根廷就更不用说了,巴西至少还踢了半场好球,而阿根廷,似乎它参加这90分钟的比赛,就是为了证明德国有多么强大的。证明完了,赶紧回家。

  比较而言,进入4强的3支欧洲队,不仅显示出了雄厚的实力和充足的后劲儿,在技术风格和战术思想上,亦令人耳目一新。1974、1978两届世界杯屈居亚军之后每况愈下的“无冕之王”荷兰,本届世界杯以反传统的功利主义面目出现,虽不再华丽的打法备受诟病,可务实的战术和稳定的状态,帮助他们一步步走进4强,且无限接近决赛。西班牙则球风美丽依旧,又添了几分坚韧。首战失利,后面场场遭遇铁桶阵围困,没有顽强的斗志和惊人的耐心,欧洲冠军很难回到夺冠的轨道上。德国更称得上脱胎换骨,以其全攻全守的整体战术,成为引领国际足坛一代潮流的旗手。

  巴西、阿根廷的下滑和德、西、荷等欧洲三强的跃升,是欧洲职业足球高度发达背景下,欧洲和南美足球之间愈发悬殊的差距,在国家队层面的突出反映。南美劲旅的球星几乎全在欧洲踢球,随着欧洲各大联赛和欧冠赛事的密集和强化,国家队的集训越来越少、国脚们彼此间明显缺乏磨合,打造一支风格统一国家队的难度越来越大。马拉多纳竭尽全力培养梅西当核心,可惜直到阿根廷出局,巴萨梅西仍无法变成阿根廷梅西。巴西的日趋欧洲化,一方面是邓加有意为之,另一方面是客观条件所迫。队员们早就欧洲化了,换谁干主帅,也不可能再带出一支1982年世界杯时那种纯粹桑巴味道的巴西来。

  而在德、西、荷等欧洲足球强国,要把俱乐部的成功模式移植到国家队身上,并不困难。比如西班牙国家队,基本由巴萨、皇马球员组成,打法几乎就是巴萨的翻版。德国国脚主要出自拜仁等几家德甲豪门,战术风格亦以拜仁为范本。荷兰国家队中后场以荷甲球员支撑,中前场由效力欧洲各大联赛的名将担纲,同样便于磨合。而意甲大俱乐部给国家队的贡献太小,国米正选阵容里更是没有一名本土球员,里皮不得不以落伍的尤文为主组队。英超类似,几任国家队主帅都解决不好“两德”的共存问题。意大利、英格兰在南非早早折戟,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欧洲足球强国的国家队建设,已经形成一套科学、规范的体系,教练聘用、队员选拔和训练安排、比赛准备、情报搜集,以及球队管理、后勤保障、医疗保健,有一个庞大的专业班底负责运作。这次德国征战南非,有数百人在为国家队服务,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非常周到。而南美球队,就要随意、粗放得多。巴西与朝鲜交锋之前,邓加到处托关系才拿到半盘对手比赛的录像带,这在欧洲强队那里,是不可思议的。

  或许,世界杯就是这样铸成“美洲悲”,成就了欧洲杯的。

  (尹波)

更多关于 世界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