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怀念克林斯曼巴拉克 85后德意志缺个带头大哥

2010年06月19日10:21   足球-劲体育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吴强 本报资深评论员,多年浸淫于国际足球,大小赛事烂熟于胸,善于以大视野理解和解读足球。

  略带意外地输给了塞尔维亚,年轻的德国是如此地怀念巴拉克。在这样一场既比技战术又拼精神意志的消耗战中,巴拉克在三个方面都值得勒夫去怀念。

  其一是在战术层面上。首战对澳大利亚的4比0,几乎全世界的舆论都在称赞德国的快速、灵巧和创意。与此同时,不少评论家甚至认为正是巴拉克的缺席,带来了年轻德国的新变化。但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德国首战的快速灵巧,是建立在澳大利亚人的边路不设防,让德国可以轻易地在边路快速推进并回敲到中路获得射门机会。勒夫的这种部署,实际上是不得已为之,巴拉克缺席,德国人中场中路拿球出球能力是这几届大赛以来最弱的一次。在老迈、并且站位靠前的澳大利亚防线面前,德国人边中结合打得风声水起,并不说明德国人的边路推进能力就真的放之四海皆准。塞尔维亚的战术就准确而顽固地限制了德国人在边路的推进速度。毕竟,德国不像拜仁,勒夫没有罗本,也没有里贝里。在这个时候,德国最需要的就是巴拉克在中场的控制力,他大范围的跑动和拿球,是分薄塞尔维亚中后场站位的最好武器。

  诟病巴拉克的言论,往往只看到了巴拉克的老迈,指责他的跑动速度和出球速度。但巴拉克什么时候是以速度见长的?这支德国其实在阵型的构建上,很大程度上参考了范加尔的拜仁,而巴拉克恰好正是拜仁队长范博梅尔在德国队中的绝佳替换模板。在一场对手蓄意不让你提起速度的比赛中,巴拉克的全面和经验配以厄齐尔的灵动技术,再加一个全能配角小猪,这才是德国中路最理想的搭配。赫迪拉固然拼命,但其控制力的不足和技术的片面性让德国中场缺乏大气,更难给边路提供必要的支援。

  其二是在精神层面上。德国向来就是足球场上的意志楷模。大器晚成、老骥伏枥更是德国足球一贯的特色。在老派的足球人或者球迷看来,这支首发年龄不过23的德国已经在精神层面上难言纯正的“德国足球”。外加大面积的移民后裔,传统的足球德意志更是岌岌可危。从这个角度而言,巴拉克更是德国队不可或缺的精神领袖。他的硬度、他的大气、他的永不言败都应该是传统德国足球精神在这支德国队中的唯一火种。塞尔维亚并不是一支铁血之师,他们更衣室的重重问题也从根本上决定了德国完全有余地绝地反击。但自克洛泽下场,塞尔维亚进球,其后的50多分钟,德国人只有心浮气躁,而缺乏了破釜沉舟。06年的世界杯,场边有克林斯曼、场上有莱曼和巴拉克,而4年后,气质更面的勒夫只能空叹球场上再无一人能在关键时刻当这批85后的带头大哥。

  其三则是在点球上。90分钟内罚丢点球,对于德国人而言已是36年前。克洛泽罚下后一分钟丢球,对德国是个灾难,而波多尔斯基在几脚射门已严重不靠谱的情况下,再罚丢点球是个更大的灾难。德国人历来是足球界的点球楷模,而巴拉克历来又是这支德国队的点球招牌。在比赛还余30分钟之时,获得一个堪称比赛转折点的点球,处于心浮气躁的波多尔斯基绝对不是罚点球的最佳选择。

  2010的德国在告别巴拉克的同时,也告别了铁血逆转的本能。0比1输给塞尔维亚远非德国的绝路,但它让我们如此地怀念巴拉克。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德国 塞尔维亚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