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泰晤士报记者:足球是世界的 英格兰人选择性失明

2010年06月20日03:40   金羊网-新快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泰晤士报记者:足球是世界的英格兰人选择性失明

《泰晤士报》老牌记者、首席体育专栏作家西蒙·巴恩斯

  ■张晨/编译

  西蒙·巴恩斯,英国《泰晤士报》的老牌记者、首席体育专栏作家。这次他留在英国国内看世界杯,感受到英国国内观众的狭隘和盲目。

  我一直十分天真地以为世界杯仅仅意味着足球赛,现在我发现自己错得太离谱了:世界杯只有英格兰在比赛,所谓其他等等都只是配料,为了衬托出世界杯的三大核心:英格兰、英格兰以及英格兰。

  这世界上只剩下了英格兰。

  我终于认识到这一点,是因为我这次留在了英格兰。四年前的世界杯,我在德国;八年前的世界杯,我在日本。自1990年那届开始,每届世界杯我都是在现场观看的,我看到的都是足球,都是世界,我深信足球是全世界的运动,各地的足球都有自己的特色。每届世界杯上,我都能感受到文化的丰富与融合。但是这一次,看见英格兰在南非一次次受挫,我有了一次截然不同的“世界杯体验”:狭隘与分化。

  一共32支队伍,小组赛阶段每天就有三场比赛,一共是48场,如果还想保持着正常的生活节律,比如工作、和家人共处等等,你就必须有所舍弃。(能够全部看完的人请举手!)回到1966年,那时候的我每一场球都不落下。那才是一次真正的“世界”杯:尤西比奥、贝利,还有朝鲜的朴斗益。

  现在我们被迫收窄自己的视线,我们不可能什么都知道,所以只好选择部分加以关注。结果呢,世界杯似乎是只有英格兰才能得胜的赛事,一旦输了,那就得速速追究某人的责任了!

  冠军似乎是英格兰的专利,如果没有拿到冠军,那纯粹是因为总有那么一小撮没头脑、没经验的笨蛋在捣乱:1970年是博内蒂,1974年是拉姆齐或者彼得·希尔顿,1978年是唐·利维,1982年是格林伍德或基冈,1986年是马拉多纳,1990年是斯图尔特·皮尔斯,1994年是格拉汉姆·泰勒,1998年是大卫·贝克汉姆,2002年是大卫·希曼,2006年是埃里克松……

  似乎一切只能归因于“没时间”:我们想欣赏世界杯,但“没时间”,所以只好将注意力集中在英格兰身上。但如果真的是从内心深处热爱足球,我们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关注一下别国的队伍,即便是英格兰失去继续参赛的资格。可是现实告诉我,参加世界杯的只有两支球队——英格兰队和其他队。

  其实我们可以带着理智的、友好的态度来对待其他31个国家的参赛队伍,而非停留在“英格兰是输是赢”的层面上。而现在我们与世界杯比赛的关系,甚至与这个世界的关系,都建立在英格兰的体系中。玩世不恭的自嘲,以及强迫式的、自以为是的盲目乐观,都日渐成风。

  英格兰人还在透过偏见的钥匙孔打量世界:世界杯就是正义与邪恶的交战——英格兰为了夺回属于自己的冠军地位而奋斗,其他国家不过是不足挂齿的敌人。德国一个劲地假摔,点球都射不进;非洲国家则毫无组织纪律性;阿拉伯国家体力充沛,但射门乏力;亚洲队伍聪明有余,可惜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这种非黑即白的世界观,简直连幼儿园的孩童都不如。

  或许就像美国人一样,我们也正在这种“选择性失明”当中享受乐趣。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泰晤士报 英格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