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在八强大热倒灶,虽然令球迷失望,却也令巴西人松了口气,因为一般天才横溢的青年球员,是不可能习惯邓加式纪律足球的。
一般巴西球星并非被足球学校培训,而是在贫民区冒出头,对贫民区的地下秩序状况,我们可参考电影《无主之城》。巴西贫民区一般位于山顶,因为居民都是围绕城市外围而住,被城市淘汰出来。这些地区自成一国,黑帮大佬实行“高度自治”,连正规警察落了单也不敢进入地盘,进入的又几乎全被黑帮收买。最著名的巴西贫民区黑帮“首都第一司令部”近年甚至多次发动对圣保罗州的正规袭击,仿似是“国与国”宣战。(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但贫民区的地下秩序,和意大利黑手党在西西里岛的秩序一样,对区内平民,倒不是一无是处。例如居民生了病,黑帮会负责医治;小偷在他们的地盘出现,“领导人”也会捉贼。贫民区居民也不一定希望黑帮和政府停火,因为犯罪组织为了延续自身的生命力,每每在停火后,对内部成员倍加严苛;但只要继续和政府对峙,居民就成了他们的有用力量,黑帮大佬们会自觉有责任保护居民。每当政府进驻,集团式贪污就变为常态,对居民而言,损失可能更大。何况巴西法律规定,贫民只要住满贫民区五年,即可合法拥有所住土地,他们反而担心换了管治,一切推倒重来。
在这环境下,巴西贫民有了自己的生存方法,孕育了无数球星,包括近年的阿德里亚诺、德尼尔森等。以这次落选的阿德里亚诺为例,他年少时在里约热内卢贫民区被姨妈带大,唯一嗜好就是踢足球,幸运地被球探发掘,辗转投身国际米兰这样的欧洲大球会,成为亿万富豪。理论上,他们应为区内贫民提供了最好的上进样板,去破除贫民区的现状,但现实却往往相反:不少贫民知道自己成不了球星后,反而爱上了贫民区的秩序。这是因为球星们成名后的挥霍、滥交、今非昔比,一一呈现在国人眼前,构成了巨大的诱惑。贫童在被足球机制自然淘汰后,往往情愿投身于贫民区内视线能及的非法牟利职业,例如随时可“创业”的贩毒,因为贩毒致富的过程是“能见度”最高的,他们相信,这样更容易得到国际球星才得到的生活待遇。因此,球星们就是希望回馈国家,也同样改变不了贫民区的地下秩序。
这就是巴西的潜规则:足球无疑可以为贫民区的极少数幸运儿脱贫,但巴西人并不习惯把儿童送进科班的正规足球训练学校,反而喜欢把他们留在街上接受自然训练;被淘汰了的,情愿转型,也不爱接受机械式的地狱训练来将勤补拙,因为他们更相信足球讲求天分的硬道理。这解释了为什么对巴西人而言,刚辞职的教练邓加其地狱式纪录型训练方法,注定不合“国情”。这好比政府忽然强行接管贫民区,令区内名义上有了秩序,但这些秩序反而破坏了原始的混沌生态平衡,结果对区内贫民而言,只会弄巧成拙。(南方都市报 www.nddaily.com 南都网)
(作者系香港教育学院副教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