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孟祥君:离家两万五千里

2010年07月10日05:56   舜网-济南时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孟祥君

  开普敦被称为南非的“母亲之城”,因为这里是荷兰人在1652年建起来的第一个殖民地,而整个南非现代意义上的城市都发端于此。

  当地华人朋友这样跟我说:“如果没到过开普敦,就不算到过南非;如果没到过好望角,就不算到过开普敦。”

  自从时报的世界杯特刊定名为《相约好望角》后,我便在内心里与好望角有了一个约定。

  从开普敦市区驱车一个半小时,便来到了好望角自然保护区。这里却有两个角:一个叫开普角,一个才是好望角,这两个角宛如两个触角,探进浩瀚的海洋。

  开普角的位置更高一点,因此灯塔建在了上面,灯塔下树立着一根3米多高的柱子,上面有不同的标牌,分别写着所处位置距离不同世界城市的直线距离。“北京12933公里”,前端是箭头模样,指着北京的方向。看到这个标牌之后,我终于弄清了离家有多远:两万五千里。

  从开普角向右手边望去,不远处有一片白色的沙石滩,中间有一片陆地探向海中,形成一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海角。就在这个海角边的海滩上有一块标牌,上面用英语和阿非利加语讲着同一句话:“非洲大陆西南角”。

  来到开普敦才知道,好望角是当年西方殖民者第一次登陆南非之地,当年这个地方并没有这么好听的名字,而是叫“风暴角”。

  回顾这段历史,需要将时钟回拨到1487年8月。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受国王约翰二世委托,带领一帮水手从里斯本出发,寻找通向印度的新航线。他们驾着3条50吨的小型单帆木船,沿着非洲西海岸一直向南行驶。后来,他们遇到了强烈的暴风雨,13个白天和黑夜,风暴一直没有停息。

  风暴终于停了,他们却已经远离海岸线,在浩瀚的大西洋中迷失了方向。迪亚士和他的手下几经周折,在经过非洲最南端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景象:一碧如洗的天空下,一个陡峭的大海角耸立在大西洋中。为了纪念这次在风暴中逃生的经历,他们给岬角起了个名字:风暴角。

  当年的12月,迪亚士终于回到了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迪亚士向国王约翰二世讲述了发现风暴角的经过。约翰二世国王认为“风暴角”的名字不吉利,最后决定:既然风暴角位于通往印度的航线上,看到了风暴角便看到了希望,就改名为“好望角”。

  后来,水手们在好望角附近建了灯塔,指引在风暴中迷航的船只,好望角才真正成为带来希望的地方。通过这个地方登陆的西方殖民者,开始在南非最南端的这个角上建立补给站、城镇,并且通过持续上百年的战争,逐渐占领南非内陆,建立了各个城市,从而慢慢形成现在的南非。

  其实,还有第三个重要的海角:厄加勒斯角。根据科学家的准确测量,这里才是真正的非洲大陆最南端。

  可是,又有谁在意呢?厄加勒斯角不过是一个简单的地理概念,而好望角却承载着沉重的历史,向人民讲述着曾经的悲欢离合,激励着无数人追逐心中的梦想。

  (时报南非7月9日电)

更多关于 世界杯 南非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