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控制”成为风尚
“披头士”风靡全球那些年,欧美甚至亚洲,随处可见顶着拖把头,手玩Zippo火机,穿着黑色天鹅绒西装的年轻人;迈克尔杰克逊红透半边天后,全世界的喇叭裤也被修身的九分裤、白袜子黑皮鞋所取代。
一个时代的流行元素往往会因为某个偶像的出现而改变。所以我们不难理解,为何马拉多纳那套像借来的大一号西装会在阿根廷卖断了货,勒夫陪衬西装的蓝色桃尖羊绒毛衣会在德国奇货可居。
博斯克的八字胡注定不会成为时尚,普约尔的披头长发也不会流行,哈维的锅盖卷发,小白的谢顶短发,都难被世界所模仿——他们都不是个体化偶像。西班牙不是11个人在踢球,他们是11人在踢球。如果觉得这样类似赵本山“树上骑个猴和树上骑七猴”的字眼有点纠结,那朴实一点的措辞就是,西班牙是一个真正的整体。
南非世界杯后必将为其他队以及小孩们模仿的是西班牙队,他们那种将球粘在脚上,脚上传递比用手扔还准的踢法,已然成了影响未来世界足球发展的风向标。控制,控制,再控制,整个地球都踩在自己脚下了,还怕玩不转足球?
从英国人的“WM”阵型到匈牙利的“四前锋”,从巴西人的桑巴风到荷兰人的“全攻全守”,世界杯的演变历程就是足球发展的史诗,当他们已经对“双后腰”有些审美疲劳的时候,西班牙人的“控制足球”及时的让人有模仿方向。
毕加索说,前卫就是前面遭遇的攻击比后面多得多。庆幸的是,从两年前的欧洲杯到今年的世界杯,从巴萨里杰卡尔德的播种到瓜迪奥拉的收成,西班牙人已经挡了太多的刀剑枪炮,剩下的,就是流行了。
不管别人是邯郸学步还是东施效颦,至少西班牙人已经成功了。作为一种模板,一种风尚为他人所效仿,注定比仅仅把名字镌刻在大力神杯上强得多。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流芳百世”。 王印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