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京华时报:在黄金之城“淘金”

2010年07月08日04:24   京华时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孙永军

  这是一座因黄金而兴起的城市,经过多年的发展后,这儿不仅成为了南非最大的经济中心,而且还跻身十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它的名字叫约翰内斯堡,是本次世界杯开闭幕式的所在地。 

  在采访世界杯的间隙,记者深入到这座“黄金之城”中,寻找黄金在这座城市留下的踪迹—— 

  在通往约翰内斯堡市中心的路上,有一座淘金者的雕像。在100多年前的一天,来自澳大利亚人的失意淘金者乔治·哈里森,在约堡北部一个农场散步时,被一块露出地面的石头绊倒。当他爬起来的时候,发现脚下的石头闪闪发光,他敲下一些碎片带回家中,放到水盆里淘洗,结果洗出了金砂。至此,世界上黄金蕴藏量最丰富的矿脉就这样被发现了。过去的120年,南非一跃成为最大的黄金生产国。 

  位于约堡的“王冠金矿”曾是南非最大的金矿之一,该金矿在1976年停产关闭后被开发成主题公园。昨天,记者来到了这儿,下矿体验了当年淘金者的艰辛。下到地下276米(最深处为地下3293米深),借着矿灯,记者发现脚下是两道铁轨。在当年,这都是矿车通行的道路。而穿行于此的矿工们,必须在低矮的矿壁下屈身而行。 

  因为当年淘金的矿工来自世界各地,为了便于井下沟通,矿区发明由1500个单词组成的矿工用语。而矿下一些简单而实用的设计,显示了当年挖矿者的智慧:一个放置炸药的箱子,被设计成了尖顶状,这是为了让从矿顶滴下来的水,不至于积在上面,防潮;二是为了防止粗心的矿工将蜡烛放在顶上。在出矿口,记者还见识了一个最原始的计数器:为了统计矿石的数量,在一个被捅出一排排小洞的木板上,插着一根铁钉——每运出一车矿石,矿工们就将铁钉插进不同的小洞中。 

  在地下276米,所有的矿脉已被掏空成长长的空洞,但仍残留一段余脉,而矿壁上清晰地呈现不少的黑点。“这就是黄金矿石,一吨这样的矿石只能提炼出4克黄金。”

更多关于 约翰内斯堡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