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蒋方舟:艺术足球都死了 大师岂可独活

2010年07月07日16:24   燕赵都市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关心人,不关心杯。我喜欢的人都走了,接下来,不知道世界杯的看点在哪里。有人说,可以看看谁是足球先生;有人说,可能是斯内德;有人说,斯内德有望成为中场大师。

  谁是斯内德?原来是荷兰军团的。他出球简洁,快速,是时效的典范,并且有一脚出色的远射和任意球;原来是那个把本来要传出去的球,意外踢进网,引得刘建宏意外爆粗口的那个。原来就是头球入网,连他自己也感到意外,连连拍自己神奇的头,啧啧称奇的那个。不好意思,他还处于靠腿和脚来理解足球的阶段,他称不上大师。

  大师永远创造意外。但是,这个意外是送给别人的,不是留给自己的。大师不会对自己感到意外,他永远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所有的大师,都知道自己生前是大师,或者死后是大师。当然,这个问题不能反证。认定自己是大师的,也有可能是疯子,或者傻子。

  大师自有大师的心理节奏。即便是身处战场,他们不忙不躁,触球和出球就像在指挥一幕交响乐。即便在激烈对抗中也始终弹着他们的曲目。柔中带刚,一剑封喉。据说,中场大师相继出现过普拉蒂尼、齐达内、里瓦尔多、鲁伊科斯塔、里克尔梅、哈维……不过,他们都远去了,或者率领失败的球队黯然离开。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已经是偶像的黄昏,大师的没落。

  这个时代不需要大师了。大师是属于古典的,艺术的。艺术足球都死了,大师岂可独活?现代足球,是富士康式的运作方式,绑在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上,我赌代表这个趋势的德国队赢,他们没有球星,没有巨星,没有大师,冰冷得连师奶也不需要。他们只需要一个教练,还有一群勇猛的士兵。哦对了,这个教练堪称大师,将围巾系出108种样式的造型大师。

  足球已经进入没有大师的年代了。这也不值得哀叹。这年头,“大师”的名号,像打折优惠券一样,广为散发。贬值的程度,和“美女”一词接近,仅次于“专家”。

  没有大师了,伪大师们蜂拥而出。他们互相打量一下:大家都挺熟,不分伯仲,还是互称大师兄吧!这样才不会臊得慌。

更多关于 荷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