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冠压力之下,桑巴足球似乎迷失了方向,变得有些浮躁,有些患得患失。本土夺冠将是对巴西人足球技艺和民族心理的一次重大考验,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巴西还有四年的准备时间,两次未竟的六冠尝试在先,巴西人注定要为本土冲击六冠做足各方面的准备。
“殖民地心理”仍隐约作怪
足球是双方上场人数最多的集体运动之一,一个国家在世界杯上的成绩反映的不只是它的足球水平,也反映其综合实力。南非世界杯小组赛阶段,深陷经济危机、信用评级下调、首字母合到一起正好是PIGS、被金融界贬称为“欧猪四国”的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Italy)、希腊(Greece)和西班牙(Spain)恰好首轮表现不佳,“欧猪四国”的名号也被用来解释它们在南非上的开局不佳。
小组赛过后,南美五强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和智利悉数杀入16强,前四个国家正好是南方共同市场四个成员国,它们又顺利杀入八强,南共市四国占据半壁江山,这是世界杯80年历史上的第一次。相比之一,世界最大经济共同体欧盟成员国中,只有西德荷杀入八强。但形势急转直下,1/4决赛过后,四强中南共市就只剩下乌拉圭一根独苗,要面对欧盟三强的虎视眈眈。
巴西队再次止步八强最令人扼腕,越过荷兰这一关,在遭遇强大对手之后,巴西队的斗志和状态会被激发,击败乌拉圭和加纳之间产生的半决赛对手应该不在话下,杀入决赛甚至拿到梦寐以求的六冠都有可能。但巴西连续第二届世界杯没能活过1/4决赛,加上随后阿根廷和巴拉圭的出局,南共市在与欧盟的对抗中三战皆墨。从国际政治角度来讲,巴西的出局尤显可惜,不仅因为它华美的桑巴足球,更是因为世界杯上巴西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组成的“金砖四国”中的唯一代表。
在与欧洲发达国家的对抗中,华丽桑巴被挑落马下,失利后的万马齐喑过后,痛定思痛也需要考虑走麦城的原因。巴西队输球有技战术层面的因素,有竞争心理方面的因素,也有球队整体磨合的因素,也受累于卡卡和路易斯·法比亚诺等大牌身体状态不佳、阿尔维斯等一干所谓超豪华替补盛名难负的因素,但也要从民族心理上去找原因。
与中国一样,巴西是近些年迅速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中巴和印度以及俄罗斯首先被美国学者定义为“金砖四国”,现在四国间已经形成了元首峰会机制,致力于加深四国间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在本个十年,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的巴西是国际舞台的明星,经济快速发展,未受国际金融海啸拖累,体育上也盛事连台,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都将在巴西举行。
巴西不满足于地区大国地位,它作为发展中大国积极谋求世界话语权,一个耀眼的世界级大国正冉冉升起。在足球层面,继2002年韩日世界杯夺得五冠后,巴西一直梦想六冠,但2006年和2010年两次都梦想幻灭。南非世界杯其实对于巴西来说是个最好的机会,此前欧洲球队从来没有在欧洲之外、在南半球夺冠的先例,巴西队在南美诸强中又整体实力最强。法国世界杯决赛和德国世界杯1/4决赛输给法国,南非世界杯又倒在荷兰人脚下,前两次的终结者都是齐达内,这次的克星是斯内德,两个人都是光头,但三次都失手于欧洲人,绝不能都归于对手10号头发少。
巴西是前殖民地国家,也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样曾经深受欧洲列强压迫之苦。巴西民族成分复杂,独立后需要完成民族认同和形成自尊的漫长过程,足球和世界杯起了关键的作用。1958年世界杯首冠和1970年世界杯成为首夺三冠的国家,巴西舆论高呼巴西人自认在欧洲人面前低人一等的“杂种狗心理”作古。但从连续两届世界杯没脾气地败在欧洲人脚下,巴西球员比分落后之后焦急无助的表情来看,作为发展中国家,巴西的民族心理自强之路并非一日之功。
金钱稀释下桑巴已变味
分析邓加球队的败因,巴西足坛名宿、著名足球专栏作家托斯唐的观点很有见地。托斯唐认为,在足球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桑巴足球正逐渐丧失优势,与欧洲球队如出一辙。确实,全球化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很恐怖的另一面。作为绿茵骄子的桑巴足球,在全球化汹涌浪潮之下,不应该迷失自己的方向,而是应该在学习别人经验的前提下保持自己的特点。全球化和多样化,应该是21世纪足球发展的两个主基调,最有特色的桑巴足球不能满足于泯然众人的境状。
近一二十年间,巴西去欧洲,去其他国家踢球的球员在日益增多,巴西人甚至并不夸张地说,凡是人类足迹所到的地方都会有巴西球员的身影。去国外踢球,巴西球员除了维持了生计也给天涯海角带去了巴西足球的精彩技艺和快乐抒情。但由于巴西球员离开桑巴祖国的时间越来越提前,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还没有真正体会桑巴足球的情况下就早早离开,身上的桑巴味少了许多。近几届世界杯,巴西队23人大名单中旅欧球员几乎占绝对多数,欧洲味重了,桑巴味却淡了,自己的偶像远在天边,巴西人对巴西队的支持以及两者间的感情纽带也变得不再像原来那样紧密。
球员离祖国远了,爱国心也会被冲淡,足球变得只是符号式的足球,黄衫的荣耀和意义往往被遗忘,世界杯夺冠带给巴西普罗大众的喜悦更是被金钱异化得近乎冷漠的球员们所忽略。连续两次冲冠未果,桑巴足球又一次被推到艰难的挑战面前,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使巴西队变得更有桑巴味道、与众不同、超群脱俗,将是今后四年巴西足球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2014年世界杯在巴西举行,巴西人有义务组织一届伟大的世界杯,还有义务向世界奉献原汁原味的桑巴足球。
尽管是以菜鸟身份入主巴西队,邓加在四年任上做得不错,2007年美洲杯冠军,2009年联合会杯冠军,世界杯预选赛南美第一身份出线。其实,邓加最想要的是率巴西队在南非世界杯上夺冠,六冠梦想在非洲大陆的实现,是对邓加个人四年勤恳工作的嘉奖,也是对巴西足球做出的一大贡献,邓加绝对会成为巴西民族的英雄,名字也会载入史册。但在南非世界杯上,邓加巴西队又一次倒在1/4决赛。四年前的佩雷拉巴西队是骄娇之师,这一次卡卡和罗比尼奥们都为六冠梦想在埋头拼搏,只能说邓加还差点运气。
或许运气不佳者不是邓加,而是巴西总统卢拉。卢拉是巴西历史上的第一位贫民总统,儿时他在街头擦过鞋,在成为政治家之前,他是一名普通的车床工,在一次工作事故中意外失去了左手小指。2002年年底当选巴西总统之前,卢拉三次参选三次惨败,但他始终不放弃。在两任8年间,卢拉使巴西经济振兴,在国际外交舞台纵横捭阖,并为巴西争取到了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奥运会举办权。今年年底传奇总统卢拉就将离任,南非世界杯决赛和闭幕式他将作为下届世界杯举办国元首到场,巴西队欠卢拉总统一个世界杯奖杯。在斗志上,巴西球员们也要向卢拉总统学习。
如果经过2006年的初次尝试,2010年在南非能夺得六冠,2014年巴西世界杯预留给东道主的将是无限的享受和桑巴的狂欢,而不会有太多的夺冠压力。但足球的上帝并不愿每每玉成好事,对于他所中意的桑巴子民,他需要时不时地加以考验,考验其对桑巴足球真谛的执著,考验其是否已具备足球选民的心理素质。对于自讳为上帝选民,居住在流着蜜和奶的应许之地的巴西人来说,多一些艰难的考验或许并非坏事,只有在民族心理上强大了,巴西才能真正地成为大国。2010年南非世界杯作为历史的一页马上就将被翻过去,展望2014年,无限的期许在涌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