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作家蒋方舟:踢着踢着就哭了

2010年07月01日14:28   海峡都市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写世界杯专栏以来,我养成了一个点头哈腰的习惯,腰杆子永远直不起来似的,恨不得每敲下一个字前都道歉:“我球盲不懂乱说哈,欢迎乱棍捶打。”八强诞生。在我看来,有些球队输掉并不可惜,因为他们出演的作用就是为了催泪———是的,我说的就是妇女之友意大利男模队。

  意大利男模队这一茬成色虽然差了些,但是垂首捂脸,那架势还端的是传统优势部位:宽阔的肩膀、金黄的长发,严峻的下颌上有泪水。意大利、法国和阿根廷都是传统催泪球队,路数差不多,哨音一响,就忽来一阵听话的风将球员长发吹起,摄像机亦步亦趋地跟着球员,解说员说:“这场比赛没有失败者……××哭得像个孩子……这是他最后一次世界杯……”辅助的催泪手段就是音乐,我猜测以上我提到的三支球队,每次比赛之前,转播间都会早早准备好“亚平宁/法兰西/阿根廷别为我哭泣”的主题曲。

  令人奇怪的是,为什么每次这几支球队一出场,我们妇女就有了满处寻找眼泪帕子的冲动,90分钟之后没哭成功还心生埋怨。唯一的解释是:这是技术和艺术的区别。而新晋的催泪球队是韩国队,他们首先学会了自我催眠,自己把自己代入一个魔幻的悲伤语境。韩国在世界杯之前,请一组明星拍了一组加油照片,每个人都在哭,哭得那叫一个幸福,那叫一个满足。

  有些催泪场景是经典的,大家都为了英雄迟暮哽咽,我却因为平凡猥琐而泪流。记忆里来来往往地似乎有很多类似的面孔,我看得心一酸,觉得被催泪了———不仅是因为这场景是艺术,而且这艺术长得真像生活。

更多关于 意大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