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哥专栏
当年在读了张承志《北方的河》之后,大作家王蒙说了句“真他妈的好”。但如果看了英格兰对德国的比赛之后,估计除英伦三岛外,世界上满大街的球迷都会说“真他妈好看”,太精彩了!德国好,兰帕德好,杰拉德好,整场比赛都太好看了。
在家里看球的最大乐趣,就是可以半裸体,一壶茶,几袋烟,敲着数条微博边看边找对手的粉丝斗嘴。兴风又作浪,惹事还生非,唯恐天下不乱套。
当然了,这种三心二意的玩微博看世界杯观战法,特容易招来笔战。
比如周日下午小眯一觉养足精神后,在微博上提前发帖“德国今晚1比0击败英格兰进八强”,随后就有英迷奋起反击“你根本不懂球,也敢写专栏”。
哎哟我的妈呀!我最怕看那些“懂球”专家写的球评,太深奥,看不懂。我们伪球迷看球就一个特点——倾向性看球。比如读书时就爱看班级队的比赛,死也要倾向我们78101班。在北京看球就倾向国安,争不争第一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亚洲看球绝对倾向中国足球队,不在乎国家队国奥队。在世界上看球,那就是亚洲雄风,韩日朝三队全都一衣带水。
南非世界杯打得乱七八糟,打得亚非拉人民要解放,打得英格兰德国提前遭遇了!那我们伪球迷就必须做出选择,心倾德国?还是意属英格兰?
英国诗人莎士比亚教导过鲁尼:“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问题”。
德国诗人歌德也嘱咐过克洛泽:“勇敢里面有天才,力量和魔法”。
坐在北京家中观看德国vs英格兰大战的本人,还是更喜欢中国著名诗人大仙的那句“为指向你我的手指不再弯曲”。若从倾向性来说,英格兰和德国与咱都没啥亲戚关系,两国的足球也都是大腕云集。在德国上半时2比0领先时咱能欢呼雀跃,在裁判漏判兰帕德扳平进球后也照样要骂裁判一个狗血淋头。但从倾向心理来说,还是指向德国取胜。
喜欢德国足球,说白了是从喜欢西德足球开始的。
如今中国驻德国使馆的临时代办李念平,是咱二十三年前同室居住的朋友。我对洪堡大学的崇拜,来自黑格尔那句“没有洪堡大学就没有光辉灿烂的德意志文明”。而好友李念平那时就有本事随时通过勃兰登堡门,给咱哥们带西柏林巧克力。
西德,西柏林,西德足球,那时还是很让我们60后球迷向往的。西德的足球门神舒马赫,大球星马特乌斯、布雷默、沃勒尔、鲁梅尼格,都曾在墨西哥世界杯上给咱留下气冲霄汉的英雄般印象。尽管在1986年的世界杯上西德输给马拉多纳的阿根廷取得亚军,但德意志的顽强精神,绝对不在任何一支世界足坛豪强之下。
卡佩罗调教的英格兰队,英式风格强烈,但德国队的运气太好了。不由得又想起1990年意大利之夏莱因克尔留下的那句经典评语:“足球比赛就是双方22人踢120分钟,最后德国人赢得胜利的一种游戏”。时隔二十年,这种游戏变成了90分钟22人的比赛,英格兰输得更悲壮。
一进入十六强,就越打越好看。拿这场来说,无论是德国,还是兰帕德国和杰拉德国,都能让你半夜三更要喊好!太精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