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文汇报:世界杯史上那些默契事儿

2010年06月23日07:54   东方网-文汇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有一种默契叫做心照不宣,有一种感觉叫做妙不可言,这两句话用来形容打默契球再恰当不过了。简单地说,默契球的本质就是比赛过程心照不宣,最后结果“妙不可言”——当然,这妙,仅仅是对打默契球的双方而言,也一定有第三方为这预料之中的结果大伤肝火。

  即使在足球的最高殿堂——世界杯中,默契球也是屡见不鲜。尤其是在小组赛这种积分制的规则中,一如出现了如今乌拉圭和墨西哥这样平局皆大欢喜、争斗可能两败俱伤的情况下,默契球几乎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在世界杯的历史上,有几场著名的默契球至今仍为人们所牢记。

  案例一:1982年,西德1比0奥地利

  世界杯排名天字第一号的默契球当属1982年世界杯小组赛末战西德队1比0胜奥地利的比赛。

  西德队小组赛首轮便爆冷1比2输给了阿尔及利亚,而在第2轮比赛中阿尔及利亚输给了奥地利。最后一轮比赛,阿尔及利亚VS智利的比赛要比奥地利VS西德的比赛提前一天进行,结果阿尔及利亚仅以3比2险胜。于是在智利身上拿够了净胜球的德奥兄弟,只要让西德队小比分获胜便能双双晋级,结果正如人们所预料的,堪称世界杯历史上最丑陋的一场比赛诞生了。

  西德队赫鲁贝什开场11分钟的头球让本队取得领先,但此后双方就再未制造任何射门机会,只是在中场倒脚,绝不攻入对方禁区。很多德国球迷认为这样的胜利比出局更为耻辱,看台上一位情绪激动的年轻人甚至当场焚烧了一面德国国旗。而阿尔及利亚球迷也高声怒吼“假球!假球!”。

  这场丑陋的比赛,也促成了一项对足球比赛有着深远影响的规则。由于当时阿尔及利亚的最后一场比赛提前进行,因此给了西德和奥地利人足够的“沟通”时间,国际足联最终决定此后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轮的比赛全部同时进行。此后各国联赛也纷纷效法,但这显然不能完全阻止默契球的诞生。

  案例二:1978年,阿根廷6比0秘鲁

  当然默契球也并非只能在足球场上皆大欢喜,有时候也可以各取所需。

  1978年世界杯赛制奇怪,各小组前2名出线后再分为2组,每组头名直接晋级决赛,第2名则只能争夺季军。在复赛B组的最后一场比赛,阿根廷需要以4比0以上的大比分击败秘鲁,才能依靠净胜球力压死敌巴西晋级决赛,结果最终的比分则是令人瞠目的6比0。

  20多年后,一位英国记者经过详细调查、走访秘鲁球员,公布了本场“假球”的证据。据这位记者披露,当时的阿根廷军政府向秘鲁政府提供了5000万美元经济援助以及大量粮食等生活必需资源,而且秘鲁队员承认在比赛后每位队员得到了2万美元的“奖金”。一方赢球,一方捞钱,这场比赛成为了世界杯永恒的耻辱。

  案例三:1998年,尼日利亚1比3巴拉圭

  1998年法国世界杯,西班牙队兵强马壮,目标直指大力神杯。不料小组赛第一场遭遇了状态疯狂的尼日利亚队,苏比萨雷塔的失误加上奥利塞赫石破天惊的远射,让斗牛士吞下2比3的失败。第二轮面对巴拉圭又久攻不下,互交了白卷。

  此时尼日利亚两战全胜已经以小组头名出线,巴拉圭两连平积2分,西班牙只积1分。巴拉圭只要战胜尼日利亚就可以挤掉西班牙,与“非洲雄鹰”携手出线。最后一轮2场比赛同时开战,巴拉圭第1分钟就取得领先,最后轻松以3比1取胜根本不想战斗的尼日利亚。而在另一片场地,西班牙队虽然以6比1大胜上届第4名保加利亚,但球员们一边进球一边流泪的一幕,成为最悲情的记忆。

  案例四:2002年,意大利1比1墨西哥

  离我们最近的默契球出现在2002年的韩日世界杯,准确地说那并不是一场默契球,而是5分钟的默契球。

  G组最后一轮比赛前,克罗地亚和意大利同积3分,意大利净胜球领先一个。比赛过程中,意大利和克罗地亚居然分别以0比1落后于墨西哥和厄瓜多尔队,直到第85分钟,皮尔洛为意大利扳平比分。除非克罗地亚连进2球,否则意大利队就将出线。于是毫无进取心的意大利队开始了长达5分钟的后场倒脚,更加无欲无求的墨西哥队则彻底当起了观众。在震天响的嘘声中,两队携手出线。

  默契球显然违背了体育公平竞赛的精神,但在功利的足球世界里,如何根除默契球的现象,还是一个艰难的命题。除非掌握强有力的直接证据,否则有关机构根本无法将一场比赛定义为“默契”还是“足球的偶然性”,只能靠道德制约,显然这远远不够。

  本报实习生郭超豪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默契球 世界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