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刘耿:有关朝鲜队真相究竟是什么

2010年06月24日11:00   东方体育日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刘 耿

  如果说中国在世界杯需要有一支大号的“呜呜祖拉”,显然,朝鲜队被中国媒体卷成了一个纸筒,大声传播着中国式足球观。

  没有哪一支球队像朝鲜队这样,给中国人如此强烈的代入感,大赞朝鲜足球,是为大骂国足。尤其看不惯国足人手一只LV小花包在屁股上荡来荡去,就极力渲染朝鲜队的清贫,比如几人合资去买一罐可乐;人均月薪12元人民币,养一支足球队,一年3000块就够了。

  有了这层主观故意,做新闻就成了一件很可怕的事。当全部媒体陷入集体无意识,矫造“真实”时,更可怕。

  作为普通受众,我们对世界的印象,绝大部分是由媒体构建的,比如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冰盖在融化的北冰洋,你不可能去一一实地验证,媒体指给我们看哪儿,我们就看哪儿,读新闻成了盲人摸象的游戏,没人能穷尽事实,好在方方面面的媒体,可以相互佐证、相互补充,问题在于,当媒体变成了铁板一块,你摸到的“象”还有凹凸感吗?

  媒体对于朝鲜队形象的建构就陷入了这样一个误区,这种建构怀有解构国足的企图,新闻客观性原则就被妨害,真相也便无从谈起。

  光是朝鲜队员凑份子买一罐可乐,就有2人,4、5人,11人,22人“入股”4个版本,可口可乐每罐335毫升,若是22人分,均摊15毫升的试管剂量。这让我想起了小学课文《一个苹果》,在防空洞8人中传递着咬了一圈,还剩下大半个。要的不就是这种感觉吗?这套在基础教育阶段牢固地树立起来的话语范式,还在渗透着我们的新闻观。

  与其说我们用主观绑架了客观,不如说我们被客观绑架。当我们把主观愿望投射到一个本无联系的事实上时,一旦这个事实发生变动,就像扶不住井绳的蚂蚱一样出丑。当朝鲜队被葡萄牙打成了007队,一夜之间被树立的偶像,一夜之间又被踩在脚下,某些球迷和媒体真是一个很快活的群族。

  第一场小组赛后,对朝鲜的评价是“揭开面纱世界喝彩”;第二场小组赛后,对朝鲜的评价是“现出原形”。到底哪个才算揭开面纱,哪个才算原形?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英格兰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