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意大利3替身竟难填皮尔洛之缺 1真空或引里皮3处巨变

http://sports.sina.com.cn  2010年06月06日07:01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从历史数据上来看,意大利在世界杯前最后一场热身赛战平瑞士是球队夺冠的吉祥之兆,1982年和2006年,意大利都是在最后一场热身赛中战平瑞士,最终捧起大力神杯。今年,意大利再次战平瑞士之后踏上世界杯征途,不知历史是否会再一次惊人重演,不过意大利阵中却疑云密布,卡莫拉内西伤势未愈,皮尔洛又很有可能告别世界杯,而从本场比赛来看,意大利阵中还没有哪个人能够顶替皮尔洛的位置。

  里皮临时招入“第24人”科苏,银狐延续了上一场4-2-3-1的阵型,不过顶替皮尔洛的却不是科苏,在后腰位置上两名防守型的球员加图索和帕隆博同时上场,科苏出现在右边锋位置,左边则是夸利亚雷拉,而在中间承担起组织重任的则是来自佛罗伦萨的蒙托利沃。可以说,从球队大名单构成上来看,皮尔洛的替身是科苏;从阵型位置上来看,帕隆博或加图索顶替了皮尔洛的一个后腰位置(上一场是德罗西+皮尔洛);而从在场上的作用来说,则需要蒙托利沃承担起皮尔洛的作用。然而这三大替身能够替代皮尔洛吗?他们又能在多大程度上弥补皮尔洛所留下的空缺呢?

  与墨西哥的比赛,意大利虽然只是1球小负,但在场边上却是完败,皮尔洛主攻,而主要负责防守的德罗西却没能有效拦截墨西哥的进攻,导致对方不时组织起有效攻势。今天的比赛中,里皮派上加图索和帕隆博两名防守能力出色的后腰球员,中场拦截能力得到增强,有效遏制了瑞士的进攻。

  加图索本赛季在米兰远远没有安布罗西尼出彩,体能下降严重,防守动作更加缓慢,赖以成名的特点都在一点点不断的老化。不过本场比赛,加图索几乎打满全场,却仍然保持充足的体力和旺盛的斗志,虽然这与比赛并不激烈有一定关系,不过随着大赛临近,加图索的身体状况确实在不断的调整到最佳状态。在赛后的评分中,《全市场》和《慢镜头》都为加图索打出了6.5分,列在全队第二,《全市场》说:“与联赛相比,加图索今天的表现确实很好,他的表现证明他不仅仅是一个在更衣室内重要的球员。”

  双防守型后腰的作用不错,但却是在放弃后腰进攻能力的情况下取得的,里皮几乎放弃了后腰对进攻的支持,上场比赛皮尔洛和前腰马尔基西奥一同组织进攻,而到了本场,只剩下蒙托利沃单个人组织进攻,很少得到来自身后队友的支持,而佛罗伦萨核心是否能够独自承担起这一重任却仍然是一个值得怀疑的问题。

  蒙托利沃助攻夸利亚雷拉攻入扳平一球,《全市场》说:“皮尔洛可以安心养伤了。”但《慢镜头》的看法却截然相反,《慢镜头》只给蒙托利沃打出了5.5分,与科苏并列全场最低,《慢镜头》称:“虽然他的技术众所周知的出色,但做为中场核心,却应该懂得如何调整节奏。”从皮尔洛+马尔基西奥,到蒙托利沃一人,意大利的进攻组织自然会受到影响,而另一方面,蒙托利沃个人的技术特点和局势观察能力都与皮尔洛差距明显,就如《慢镜头》所言,他很难支撑起全队的攻防转换。

  关于皮尔洛的伤情,蒙托利沃说:“我们必须等待检查的结果,然后看看他什么时候能够复出,不过意大利中场还有3到4个人,我们都准备好了,不过我们要看教练怎么决定。”皮尔洛对于意大利显然不可或缺,不过相信里皮一定会等到最后一刻才会做出最终的决定,如果皮尔洛最终无缘彻底无缘南非,那么今天被紧急招入的科苏将会成为意大利的新21号。

  本场比赛中,善打前腰的科苏却被安排在右边锋的位置,结果临时出场的他几乎可以说完全没有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上场期间形同消失,最终半场即被佩佩换下,《慢镜头》指出:“科苏在场上太过于害羞。”本场仅是科苏第二次代表意大利国家队出战,虽然首战表现尚可,不过缺乏大赛经验仍然极大的制约了他的发挥,而世界杯赛场则是更加广阔的舞台,那么届时留给科苏摆脱害羞的时间又能有多少呢?

  被誉为意大利的“大脑”,皮尔洛身为后腰,又能组织进攻,里皮就需要寻找一名既能充当后腰,又有极强组织能力的球员,这样的球员在世界足坛都很难找出几个,更何况里皮要在短短几天之内再寻找到第2个,里皮不仅需要在后腰位置上选择替补,更需要在前卫位置上进一步加强组织能力。科苏将会是皮尔洛在名义上的替身,但他无论哪个方面都远远逊于皮尔洛。而另一方面,卡莫拉内西的伤势也还没有恢复,倘若两个人都无法赶上世界杯,后腰、前腰、右边锋都需要进行重新的选择,本场科苏出任右边锋或许正是里皮的一种考察,不过效果并不明显。也许皮尔洛起码能赶上意大利的次战是目前里皮所能期待的最好结果了。

  (卞卡)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意大利 皮尔洛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