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 新闻> 法国> 世界杯A组法国VS南非> 正文
记者寒冰评述 任何一个欧洲的球迷,都很难理解法国人与足球的关系———巴黎这样的欧洲大都市,竟然只有一支球队,而且还仅有40年的历史。法国人也很喜欢足球,他们甚至比骄傲的英国人更配得上被称为现代足球之父:奥运会、世界杯、欧洲杯、冠军杯,悉数都是法国人创立。但这种热情与欧洲其他国家以及南美人截然不同。
对于大多数法国人而言,足球和其他生活一样,首先是强调个性的行为。这种个性体现在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思潮,从300年前法国大革命就开始的自由主义。可以没有工作,但不可以没有假期;可以没有婚姻,但不可以没有爱情;可以没有忠诚,但不可以没有个性。这是一个非常重视个人内在与外在感知的国度,传统文化的强势造就了这个国度的中产阶级体验:自从1870年巴黎公社被镇压后,法国就一直是中产阶层最坚固的堡垒,并不适合足球的成长。
法国人天性浪漫、强调个性化生活和坚定的反权威传统,让这里的足球始终难以得到像英国和德国那样的发展。法国的工业革命并不彻底,这决定了足球的发源地———劳工阶层并没有将足球作为业余生活中的主要娱乐。在1980年代以后,和许多其他西欧大国一样,法国成为了新移民的舞台。而新移民具备了足球成长的全部条件:贫穷、健壮、缺乏教养,足球是帮助他们摆脱现状的唯一道路。
哪怕是1998年的世界杯,都没有改变法国足球的国民性。那是一个被称为法国新文化时代的里程碑时刻,就连极右翼的希拉克总统都穿上了法国队球衣,向2/3的球员都不是法兰西民族的国家队颁奖。这种虚伪的民族和解很快就带给法国新的困扰:国家队的形象其实早已四分五裂,齐达内并没有让法国的阿尔及利亚以及其他非洲移民感受到自己在宗主国的精神存在,恰恰相反,他们必须面对来自母国的道德指责。
这种搅拌着社会矛盾和种族歧视的分裂价值观,对于法国足球的影响是深远的:这里的人群面对涉及尊严和个性的挑战更敏感。2001年法国与阿尔及利亚热身爆发的骚乱,以及2002年世界杯的惨败,其实已经彻底打破了法国队的光环。法国队内存在的种族压抑,并不比巴黎或者马赛街头更和谐。恰恰相反,球员承受的精神压力远远大于已遍布法国大街小巷的非法移民劳工。因为在这里,球员们不被任何人认可:白人中产阶层视他们为异族,缺乏忠诚度,移民阶层视他们为传统与现实的叛徒,无法代表非洲人的精神与物质归属,而在足协内部,尤其是多梅内克这样神经质的教练,对他们也没有任何的信任度。
法国队的内讧曾被激进分子形容为2005年11月种族骚乱的“足球版”,球员们被妖魔化为“贪婪、不忠和厚颜无耻”的暴发户,但这背后又有多少动机和情绪是直接指向新移民阶层?不得而知。人们只是知道,公然挑战教练权威这件事,在欧洲只可能发生在两个国家里:一个是荷兰,但这里的球员们大多数情况下的确比教练更有教养———他们私下交流的是钢琴技巧和画展感受;另一个就是法国,这里的球员和英国一样缺乏教育,但他们都认为自己应该和法国人一样享受自由、平等和博爱,就像塞纳河左岸的咖啡。
新浪体育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