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 新闻> 英格兰> 世界杯C组英格兰VS美国> 正文
体坛周报特派记者克韩发自南非勒斯滕堡皇家巴福肯球场 英国人和美国人都喜欢幽默,说起对方都是“哦,池塘那边的(Across the pond)”。把偌大一个大西洋楞说成“池塘”,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特有的潇洒和夸张。于是,6月12日晚这场勒斯滕堡皇家巴福肯球场的世界杯C组首战,就被戏称成了“池塘德比”。
英美媒体赛前预热
美国人对足球了解不多。《泰晤士报》驻华盛顿特区分社赛前特意前往白宫,拿出一张美国队队长多诺万的照片,考验那里闲逛的美国人,“嗨,认识这哥们吗?”结果?只有一个美国人答出了多诺万的名字,其他人要不是摇头说“不知道”、“没概念”,要不就是根据球衣能猜出是足球运动员,但名字“一点印象都没有”、“铃没响起来(英语中没印象的一种说法)”。有个小胖孩最逗,自己身穿着足球球衣,却根本不知道这是多诺万,直到《泰晤士报》记者提醒后才恍然大悟:“哦!是他!我打游戏时玩过他的角色!”
但这次情形也有点不同。著名的ESPN体育电视网将首次在美国本土直播世界杯全部64场比赛,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在比赛开始前3小时,特意通过自己的推特向美国队发来祝福,“美国足球队,祝你们好运!你们在世界杯上将代表全体美国人,我们已为你们取得的成就开始自豪。”
足球世界杯也在6月12日这天,首次登上了美国几乎所有主要报纸的头版。是啊,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纽约时报》当天头版居中位置放了3张世界杯足球赛的巨幅照片,内页的报道则提到了鲁尼,“这个曼联偶像和动画人物史瑞克很像,他踢起球来也像是孩子中的一个Ogre(史瑞克属于的巨魔族)。”《纽约时报》民意测验表明,64%的美国人认为他们能战胜英格兰。
而一般比较内敛的《华盛顿邮报》当天的头版标题也是夸张的“世界杯锦标赛最美味的一次对决”,纽约当地的黄色路线小报《纽约邮报》更夸张,头版头条大标题直接是“It’s War(开战)”!
“池塘这边的”《泰晤士报》当然不肯落后,他们一篇文章的标题是“美国人又闻到了Tea Party的味道(北美殖民地反抗英王的揭竿而起,就是以波士顿倾茶事件Boston Tea Party开始的)”。
两国使馆意气打赌
最逗的是两国大使馆也参与了笔仗。据一个外交新闻网站泄露的两国之间电邮,美国驻伦敦大使路易斯·萨斯曼首先让自己的秘书向英国驻华盛顿大使馆修书一封,询问对方是否愿意就这场英美大战小赌发家,大赌创业,“当然了,如果你们拒绝,我也完全能理解,尤其是考虑到我们两队上次交锋时的成绩……”
萨斯曼这里提的是两队在世界杯上仅有的另一次交锋,那是1950年巴西世界杯上,此前一直“光荣孤立”、这次终于放下身段首次参加世界杯的英格兰0比1输给了由教师、灵车驾驶员、餐厅洗盘子的等业余球员组成的美国队,爆出了世界杯史上最大冷门之一,史称“草皮上的奇迹”。
巧合的是,60年前那届世界杯,英格兰和美国交战是在巴西山区贝洛奥里藏特,而此次英美大战是在巴福肯这个乡下。贝洛奥里藏特的球场很小,场地坑坑洼洼,更衣室极为简陋,而皇家巴福肯球场4.2万个座位也是南非10座世界杯球场里容量最小的。
话说当日美国使馆这封邮件发过后,英国驻华盛顿使馆的新闻秘书马丁·隆登立即回信一封,“因为英格兰的历史如此漫长丰富——这和美国足球的历史形成了鲜明对照——我非常遗憾地告诉你,我不能立即回想起你所提及的那次交锋。毫无疑问,这事儿在你们海岸这一边可是当做记忆里的宝,而我们基本早都忘了。”
隆登还继续夹枪带棒,“就算是像美国这样一个极端乐观主义的国家,我也被你们大使提出下注打赌的自信惊到了。我假设这是你们这个伟大的国家慷慨的证明,因为本英国大使显然根本不准备(输掉赌赛)付钱!既然你们没有提到赌注,不如我来建议下:如果英格兰赢了,那美国大使先生就在华盛顿任意选一家牛扒馆请客,而如果万一美国赢了,那我们英国大使辛恩沃德就会挑选伦敦酒吧请客,输家付钱!”
美国人当然不肯示弱,“我们接受赌注。考虑到你们英国人是如此喜欢历史,我非常吃惊你居然忘了上次让我们英美之间的‘特殊关系’几乎受到考验的比赛?当然,考虑到比分,你们要忘掉也是可以被原谅的。足球在美国是没像你们那样光荣多彩的历史,但就像你们的将军在二战时所观察到的,我们美国拥有迅速找到并培养天才的独特能力!”
气急的英国外交官随后回信,“就这么定了!顺便说下,我们大使喜欢的牛扒风味就像美国在足球场上的胜利……微熟最好(Rare同时也有稀少的意思)!”
安保级别明高实低
据说英国新首相卡梅伦和美国总统在电话会议中也就本场比赛打了赌,赌的是啤酒。而比赛开始前40分钟,卡梅伦还宣布了他履新后首次访美的日期(7月20日)。卡梅伦在阿富汗前线向英军士兵宣读了三狮主帅卡佩罗的一封信,向那里的大兵表示敬意。而英国士兵也和被圣乔治十字旗淹没了的英伦三岛一样,把英格兰的象征挂满了坦克、军用吉普。
卡梅伦并没来巴福肯,他只派来了自己的体育国务部长休·罗伯特逊。而美国副总统拜登则亲临球场,这让这场在两伊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的主角间的比赛,成了安全级别最高的比赛。
然而,皇家巴福肯球场的现场保安并没有严密到滴水不漏的地步。实际上,自南非世界杯开始后,记者就发现安保其实是非常松的。比如记者每天去球场新闻中心,一般只是本人过一下安检门,而带的包不用过扫描仪器,只是由安检人员粗粗翻看一下,有时甚至翻都不翻就挥手放行。
难道恐怖分子就不会伪装成记者了?巴福肯球场安保规格稍高,记者通道好歹有一个检查包的安检扫描仪器。但检查其实也非常随意,看来南非人认为世界杯发生恐怖袭击的可能性并不大。球场保安赛前紧张的不是恐怖分子,而是忍不住要抽烟的烟民,他们反复宣告了至少4次,“本球场是禁烟球场。”
开赛前两个多小时,球场内依然稀稀拉拉。此前一天,英国独立电视台主持人奇尔斯在世界杯开幕前的转播中留下一句名言,“是不是有点你孩提时圣诞节早晨的感觉?”英国球迷也一向喜欢早到球场,但此次显然南非的交通让他们不能及时进入场内。
美国球迷刺激特里
按照官方的统计,本场应该有1.1万来自英格兰的球迷,而美国则有1.5万名球迷买了票。但从现场感觉来看,三狮拥趸完全压倒了山姆大叔的粉丝。就算刚开始到现场的人数不多,两层看台几乎每一面都早已悬挂起了英格兰十字旗,上面写满了他们来自地区的名字甚至自己效忠俱乐部的名字,这是英格兰球迷的传统。
而美国人的星条旗则只见稀稀拉拉几面。不过现场最赞的旗帜要属美国人,在他们的二层看台上,垂下了一幅写着“Wayne Bridge For USA(布里奇为美国)”的标语!这显然是拿英格兰前队长特里的友妻门开涮,并且希望布里奇的怨念能够为美国所用。球场保安一度让美国球迷取下这面旗帜,英国记者因此打趣说:“难道是特里下的命令?”
两队门将率先进场热身,而英格兰3个门将立即得到了球迷的掌声。随后,其它英格兰球员在新队长杰拉德率领下进场,更响亮的掌声响起。而一身红色训练服的美国人入场时,全场响起了一片嘘声。也许现场的美国球迷还是比英国球迷多,但至少三狮拥趸在英超久经历练的喉咙完全压倒了对方。
《三狮在野生动物园》的音乐旋律也压倒了对手。好在,《星条旗永不落》响起的时候,英国球迷保持了克制,没有发出嘘声。费迪南德和贝克汉姆这两位因伤告别世界杯的前队长,则坐在板凳上看着队友训练。
尽管现场以英美两国的球迷居多,但呜呜赛啦的声音却依然没有停歇。12日早晨,欢庆世界杯开幕一夜的南非人还在熟睡中,过去几天没到凌晨就响彻呜呜赛啦喇叭声的约堡终于安静了下来。有英国记者在推特上说:“这是到约堡后,第一天被闹钟、而不是被喇叭声叫醒的!”
南非组委会新闻发言人姆孔多11日说:“人人都爱呜呜赛啦,这是本届世界杯的标志。”事实上,在英国著名的圣斯伯里超市,已卖出了5万管呜呜赛啦。不过呜呜赛啦的流行也催生了另一种产业,那就是一种叫做Vuvu-Stop、能降低噪音31分贝的耳塞。
记者在球场外就看到小贩举着招牌,“耳塞甩卖!如果你不想耳朵被吹飞的话!”不过《每日电讯报》记者亨利·温特倒是认为,“在英格兰比赛中其实应该鼓励呜呜赛啦,因为鲁尼万一失言骂了裁判,那裁判也听不见!”
但鲁尼在球场报名单时得到了最响亮的欢呼声!鲁尼从小喜欢听着噪音睡觉(他自传中爆料说喜欢开着吸尘器睡觉,这习惯直到和科琳结婚才被改掉),呜呜赛啦的噪音会让他昏昏欲睡、不在状态吗?温特先生显然没想过。
转播乌龙<门将乌龙
由于此役是晚场比赛,英格兰球员下午小睡了一觉。再加上勒斯腾堡当天的天气比此前一天的约堡还要高上个5、6度,真是适合踢球的好天气,他们显然比美国人更快进入状态,开场仅仅3分47秒就由杰拉德攻入了一球。
这是英格兰在世界杯上攻入的第3快的进球:1982年世界杯对法国,布莱恩·罗布森开场1分钟进球,2006年对巴拉圭,对手的加马拉也是在第3分钟早早献上了一个乌龙。
很搞的是,英国国内负责转播比赛的独立电视台高清频道却在第3分钟就切到了广告,导致很多人没看到这个进球。而皇家巴福肯球场的大广播也直到第17分钟才宣布:“现在比分,1比0!”记者们摇头苦笑,“真是多谢你们通知了。”还有人打趣道:“至少对于那些看独立电视台转播的人来说,这消息有用!”
但第40分钟,英格兰门将格林却犯下了低级错误,把登普西一个毫无威胁的远射扑进了大门。德国记者在记者席上冲英国同行开玩笑,“你们有一个绿色环保门将(Green的名字意思是绿色)。”《泰晤士报》在华盛顿的记者碰到一个酒吧里戴着棒球帽的美国球迷转身问他,“这是不是就叫乌龙球啊?”
英国记者也非常狠,有人说:“他肯定恨不得这次正好又切到广告时间,这样才会没人看到他的失误。”实际上,开赛前在通道里,格林就一直低着头,显示他多少有点紧张和心不在焉。好在替补席上的詹姆斯和卡特还是很团结,在格林中场休息下场时还是尽力安慰他,显示了同袍情谊。
下半场英格兰攻势转盛,但始终找不到进球机会。看台上英格兰球迷也越发焦躁,一些喝了几杯的球迷甚至不顾南非冬天的寒风,脱成北半球夏日世界杯常见的光膀子造型为球队呐喊。终场哨响,英格兰队员迅速钻入更衣室,美国队球员则留在场上向自己的球迷鼓掌。
池塘两边的战争,就这样握手言和。唯一迷惑的或许该是两国大使:既然是平局,谁该请客呢?或者是一半牛排,一半烈酒,各付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