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激情黄神秘红冰雪也能融化 郑大世眼泪是为世界而流

2010年06月16日14:58   新闻晚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晚报特派记者 唐舸 俞炯 南非约翰内斯堡今晨专电

  一场寒潮来袭,让约翰内斯堡的夜晚骤然降到冰点,整座城市几乎都被刺骨的寒意笼罩。但在埃利斯公园球场,世界杯散发的热情却足以驱散寒夜的冰冷——激情的黄加上神秘的红,这里无疑是约翰内斯堡寒夜里最热的一团火。

  巴西热情:呜呜祖啦有了桑巴节奏

  世界杯从来没有这么冷过,夜晚八点多的约翰内斯堡,寒意刺骨,终于让人感受到了这是一次在冬季里举行的世界杯。但球迷却似乎忘记了这一点,他们依然像夏日的火焰一样狂欢着。晚上六点刚过,埃利斯公园球场四周就已经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距离比赛还有一个多小时是,球场看台上的球迷就已经开始了表演,巴西的黄和南非绿交汇在一起,让整座埃利斯公园球场满眼斑斓。

  和每一个南非世界杯的球场一样,呜呜祖啦自然是看台上的绝对主角。但因为有了巴西人,埃利斯公园球场里的呜呜祖啦也就变得不一样起来。比赛开始之后,呜呜祖啦的声浪立即让人震耳欲聋,但这种单调而烦躁的声音很快就开始变得富有节奏起来——在记者身后的看台一角,几个巴西球迷开始用鼓点指挥起了呜呜祖啦,给这种鼓噪的声音负于了桑巴舞的节奏。

  在巴西人鼓点的引领下,呜呜祖啦就像突然找到了灵感,它不再杂乱无章,像上万只苍蝇在耳边飞舞,而是跳动出了奔放而激扬的旋律,随着场上巴西人的进攻舞步而转承启合,抑扬顿挫——呜呜祖啦终于不再只是刺耳和噪音的代名词。

  朝鲜球迷:冰块也有融化的时候

  整个埃利斯公园球员的看台上,几乎已经成为了黄色的海洋——遍地开花的巴西球迷身穿黄绿相间的球服,披着巴西国旗,在看台上吹着喇叭,打着小鼓,扭动着身躯,完全将这里变成了巴西的主场。

  在这片黄色的海洋里,体育场内零星点缀的朝鲜拉拉队显得独树一帜。在约翰内斯堡刺骨的寒风中,这些朝鲜男人头戴红色棉帽,围着红蓝相间的长围巾,身穿镶有朝鲜国旗图案的棉服,在黄绿色的巴西阵营中格外耀眼。

  在全场热情奔放的巴西球迷面前,这群大约只有几十人的朝鲜拉拉队,就像在一锅沸水中投下的一块冰,他们显得太过拘谨,哪怕是有无数记者围拢过来,想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丝信息,他们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表情整齐得就像一支军队。

  不过,当朝鲜队出场时,这块“冰”终于有了融化的迹象,他们在领队的指挥下,整齐有序地挥舞着小小的朝鲜国旗,高喊着加油的口号,虽然他们喊声几乎完全被 “呜呜祖啦”所淹没,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热情。

  热泪满面:郑大世母亲为儿子骄傲

  寒夜里很冷,但郑大世却留下了滚烫的热泪,在全世界球迷面前,他热泪满面的景象成为了这个夜晚最经典的一幕。而最能理解郑大世热泪涵义的人,无疑就是坐在看台上的他的母亲。

  比赛过程中,郑大世的母亲李女士也出现在看台上,她前额写着 “必胜!千里马之队! ”她盖在身上的围巾上有儿子的名字。让人不难发现她这位郑大世“最忠实”的球迷。

  赛后,对于郑大世热泪的解读,出现了很多说法,有韩国媒体甚至猜测,“郑大世的泪不是为朝鲜而流的,应该是为一名足球运动员实现世界杯梦想而流的。 ”但作为最了解郑大世的人,李女士最能理解儿子的心情,她表示,儿子是被为朝鲜队效力的荣誉而感动、自豪,毕竟这是朝鲜队时隔44年后首次站到世界杯决赛阶段的舞台。

  知子莫若母,赛后郑大世也几乎给出了和母亲一样的解释说:“当时我看到朝鲜国旗升起,我终于来到世界杯,我很激动。 ”而虽然郑大世没有获得进球,但李女士却依然为儿子感到骄傲,“我为他感到骄傲,他踢得非常好。 ”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朝鲜 郑大世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