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张宝华:裁判知道有错就改 判罚手球基本依据很清楚

2010年06月28日10:31   天津日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世界杯最惨烈的淘汰赛正在进行中,身为中超联赛裁判监督、联赛评议组成员之一的前国际级裁判张宝华,自世界杯揭幕以来,一直生活在“南非时间”里。张宝华认为,本届世界杯至今,国际足联在不断地针对暴露出的问题,对裁判们进行提醒和要求,跟进工作做得非常及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同类问题的反复出现。

  他表示:“裁判们在本届世界杯的执法过程中,的确出现过一些问题,但同时国际足联的快速反应与及时提示,也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同类问题的反复出现。比如小组赛荷兰队与丹麦队的一场比赛,裁判员几次漏判了脚踩、脚踏等动作,在之后的比赛中,裁判员就明显注意到了这一类问题的判罚尺度掌握,对于脚踩、脚踏动作判罚变得较为严厉,并根据具体情况出示黄牌警告。还比如小组赛中另一场斯洛文尼亚队与美国队的比赛,裁判员判罚美国队的第三个进球无效,理由是禁区内犯规,实际上那个进球美国队并无明显犯规。在此后的比赛中能够感觉到,裁判员非常注意任意球、角球时,对罚球区内球员的相互拉扯现象的事先制止,对比赛的管理收到很好的效果。”

  乌韩之战中,韩国队球员在禁区内用肘部挡出了乌拉圭队的攻门,裁判却放过了。张宝华有自己的见解:“本届世界杯已经进行完的比赛,表现出了一个不同以往的特点,就是争抢时球员肘部扩张获利的动作相对较多。感觉裁判们在对是否故意手球的判断与判罚上有些事先准备不足,有几次故意手球逃脱了制裁。比如在1/8决赛中,韩国队16号球员禁区内张开左肘部,挡住了乌拉圭队极有希望得分的攻门,就是个故意手球。其实判罚手球与否的基本依据很清楚,就是区分故意与无意,而界定故意与无意,简单说可考虑几方面因素:距离——球与手球者之间的距离;方向——球及手球者的行进方向;速度——球的速度;主动——手触球;被动——球触手;扩张——手臂是否扩张防守。”本报记者 顾颖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