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德国队全球化的胜利与纠结 收买人容易收买心难

2010年07月07日23:32   深圳晚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很遗憾厄齐尔最终选择了‘错误’的球队。他如果选择为土耳其效力,将成为我战术体系中重要的成员。” ——希丁克

  “像厄齐尔这样并不是在德国出生只是拥有德国护照的球员,给传统的德国足球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也许是德国队能踢得这么好的原因。”

  ——贝肯鲍尔

  背景

  本届世界杯各国球队“雇佣兵”的数量明显增多,32强中有24支球队都拥有非本国出生球员。在所有参赛队中,只有南非、乌拉圭、韩国、尼日利亚、斯洛伐克、巴西、洪都拉斯和西班牙这8支球队没有移民或改籍球员。

  1

  在里芬斯塔尔给希特勒的献媚之作《意志的胜利》里,有这么一个有意思的桥段:一群皮肤白皙的德国预备役青年对着希特勒表示效忠,然后互相问候,“同志们,你们从哪里来?”——“从巴伐利亚来”,“从Friesenland来”,“从波美尼亚来,你呢?同志”,“我是从Koigsberg来”,“从西里西亚来”,“从德累斯顿来”——“我们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效忠一个领袖。”

  放在今天,勒夫如果对他的手下进行赛前动员,得到的回答可能是——厄齐尔:“我祖籍在土耳其”;“黑巧克力”卡考:“我从巴西圣保罗来”;赫迪拉:“我老家在突尼斯”;热罗姆·博阿滕:“虽然我和哥哥都是加纳人,但我还是加入德国了”——更不用提那对波兰军刀克洛泽和波多尔斯基了。虽然胸前都绣着“双头鹰”的队徽,但在赛前奏国歌时,23人里有10人不会吟唱《德意志之歌》。

  如果把德国比作西门子公司,这里先后有克林斯曼和勒夫这两个卓越的CEO,有先进精密的机床和流水线,有高级技术专家和技术工人,有从“伯尔尼奇迹”那时就积累下来的经营管理经验,唯一无法自己解决的就是原材料问题。1998年世界杯和2000年欧洲杯的溃败让德国人意识到纯种的雅利安人无法担负起振兴德意志足球的重任,那么,外来的和尚总会念经吧?

  2

  克洛泽、波多尔斯基、阿萨莫阿、奥东科等外籍球员的加入,给德国足球带来了颜色的变革。但直到2008年欧洲杯决赛,德国足球还是传统的德意志足球,迷恋整体、注重效率、个体服从团队,兵不血刃地连克C罗一手遮天的葡萄牙和大伤元气的土耳其让人见识了德国足球一贯的高效。但对克罗地亚和西班牙的两场失利,不仅将德国人的技术短板暴露无遗,更让德国人意识到他们缺的是一个像莫德里奇或哈维那样个头矮小、技术出众的中场指挥家,以个体调动全队;而不是巴拉克那样高大威武的硬汉或领袖,让每个人服从集体的权威。

  欧洲杯后勒夫的球队显露出明显的“去巴拉克痕迹”,不是忌讳于前队长的“亚军晦气”,而是出于釜底抽薪,重塑德意志足球基因的改良换代。在与威尔士的预选赛中,年轻的波多尔斯基“犯上”掌掴队长巴拉克居然没受到任何指责,背后看到了勒夫授意“纵容”的影子。由此,新一代的外籍德国人逐渐成为国家队的常客。如今的德国队,传统的整体足球已在拉丁化改革之路上狂飙突进,中前场的进攻核心也由巴拉克过渡到厄齐尔。这个土耳其后裔拥有德国球员难以比拟的控球、速度、技术和大局观。他的地位,相当于梅西在阿根廷,无需防守,只负责进攻组织。但梅西在无政府主义盛行的马拉多纳手下,往往因无人支援而陷入个人的单打独斗;而厄齐尔的周围,不仅有能进球的波兰人克洛泽、波多尔斯基以及本土新星穆勒,突尼斯的赫迪拉和“小猪”也甘为其充当屠夫打手。

  3

  一旦德国能最终问鼎,居功至伟的厄齐尔将成为在德国居住的土耳其人的新图腾。对一心入盟的土耳其来说,无论是个人或团体,获得欧洲国家的认可无疑是最高的褒奖。德国与土耳其在一战时同为同盟国,但真正意义上结缘的还是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经济复苏时期。因国内劳工稀缺德国向贫困的南欧和近东大量招募劳力,与向往欧洲文明的土耳其人一拍即合。如今,生活在德国的土耳其人超过200万,土耳其裔在出生率上超过了德国人,外来移民已经成为推动“德国轮椅”的主力军。2000年1月1日起,德国新国籍法实施生效,改变了过去单一根据血统原则确定国籍的做法,引入了出生地原则,有限制地承认双重国籍,并且进一步简化了外国人入籍的手续。这个曾经以纯粹的日耳曼血统自豪的国度,现在也务实地吸纳外国人,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及产业发展的需要。

  但移民的融合过程并非如新法颁布那样一蹴而就。2007年,土耳其裔的德国导演费斯·阿金的《在人生的另一边》在戛纳电影节获得金棕榈奖提名,影片讲述了一对土耳其移民父子与一对德国母女爱恨交织的故事,如同德国与其他欧洲文明国家所共同面对的全球化纠结。毋庸置疑,德国人的自我反省和救赎让他们在两次世界大战后都轻易赢得了世界的同情和尊敬,直到现在德国政府仍坚持每年向战争受害国进行政府和民间赔款。当然,放弃了争夺阳光下土地的德国人,一概也对纳粹和希特勒的话题讳莫如深。

  4

  但闭口不谈绝不意味着历史已掩埋入记忆的废墟。随着经济衰退和就业困境,移民成了欧洲福利国家普遍攻击的替罪羊。法国的勒庞,奥地利的海德尔,显示了极右翼在欧洲死灰复燃的迹象。在德国,新纳粹的抬头早已不是新闻。极右的国家民主党利用社会的不满情绪,号召“把外国人赶走,这样德国人将会重新获得工作岗位”,并互行纳粹礼,传唱被禁止的第三帝国歌曲,宣扬对犹太人发动新的大屠杀。影片《浪潮》讲述了在当前全球化趋势下,德国民族主义情绪在潜滋暗长的事实,教师文格尔一个小小的课堂实验居然引发了集体膜拜和民粹主义的浪潮。这个有着专制历史和集权传统的国度,社会情绪随时都可能被轻易调动,“它看似很遥远,可你一不小心它就会回来”。

  回到足球世界,德国的近邻法国在连续无缘1990、1994两届世界杯后,抛弃了坎通纳、吉诺拉等傲慢的高卢球霸,树立以齐达内、德塞利等移民球员为核心的新法国队,并在1998年和2000年达到巅峰。辉煌过后,球队内部四分五裂,场上场下矛盾重重,10年后的法兰西在南非成为全世界的笑柄。德国足球效仿法国,向世界敞开了大门,但能否避免法国悲剧的覆辙,沉浸在攻势足球狂欢里的德国人似乎尚未做好准备。

  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里展示了未来全球化的壮丽图景,但亨廷顿却无不担心世界秩序重构下的“文明的冲突”,文化、语言、习俗、信仰,冲突和融合在不同文明间、甚至文明内部,都在无时无刻地上演。在足球这项普世运动里,我们为精彩比赛和漂亮足球欢呼;不过当球员捂住胸口却不会唱国歌时,分明听到阵阵嘘声在耳旁回荡。

  全球化的“胜利”和纠结,足球概莫能外。

  异族的辉煌

  1934年意大利在本土首夺世界杯,得益于墨索里尼政府引进的4名阿根廷球员。

  夺得1998年世界杯的那支法国队,几乎就是一支纯粹的“雇佣军”,这也与法国拥有大量的前殖民地移民有关。齐达内、德约卡夫、图拉姆、利扎拉祖、维埃拉、马克莱莱……均非“正宗”的法国人。

  西班牙队的巴西裔球员塞纳弥补了斗牛士后腰的“软肋”;意大利右前位卡莫拉内西有阿根廷血统;瑞典球星伊布拉希莫维奇是克罗地亚后裔,老将拉尔森从肤色上就可以辨别——他有非洲佛得角血统。

  难越的鸿沟

  德国队首发几乎有一半人不会唱国歌,这引起了部分德国球迷的不满,甚至有人会说:“收买他们的人容易,收买他们的心难。”

  “雇佣兵”带来的或明或暗的鸿沟,其实难以抹掉。卡莫拉内西自称“只是拥有意大利护照,仅此而已”,他也一直拒绝唱意大利国歌。选择了意大利队的非洲后裔巴洛特利,常常在意甲比赛中遭遇种族歧视的挑衅。而父亲为克罗地亚人、母亲为波斯尼亚人的伊布,则根本没有什么国家荣誉感。

  美国队的“中国血”

  布莱恩·程(Brian Ching)

  布莱恩·程(中文名程拜仁),2006年德国世界杯入选美国国家队大名单,他是唯一一位参加德国世界杯的华裔球员。布莱恩·程出生在太平洋珍珠港以北,横贯瓦胡岛的小镇哈雷瓦,父母都是华人,但他本身并不会讲汉语。

  今年的南非世界杯预选赛上,司职中锋的布莱恩·程也入选了美国队,在5月时还进入了美国的30人大名单。但最终,他没能出现在南非赛场。

  日本、西亚早已尝鲜

  日本早年便引入了一名巴西球员阿莱克斯,这位边路好手为日本队攻城拔寨立下了不少功劳。他也有了一个日本名字叫做“三都主”。本次征战南非世界杯,日本阵中的田中斗笠王也有巴西血统。

  富裕的西亚国家引入外籍“雇佣兵”更加普遍,当年卡塔尔队准备一举引入埃尔顿等3名巴西球员,遭到禁止;而效力于鲁能泰山的外援安塔尔是阿尔及利亚人,但他是黎巴嫩国家队队长。

  “雇佣兵”泛滥的政策支持

  去年6月5日的国际足联年度大会上,国际足联对球员转变国籍的限制条款做了更改。

  新规则规定:拥有双重国籍的球员即使已经参加过青少年国家队比赛或者打过国际A级友谊赛,但只要他没有参加过国际A级正式比赛,他可在任何年龄更改国籍转而代表其他国家队参赛。此前的规定是,只有21岁以下,未参加过国际A级比赛的球员才能更改国籍。

  提出取消“21岁以下”这一年龄限制的是阿尔及利亚足协,导火索是曾为法国U17和U21青年队效力过的拉齐奥球员梅格尼,他的父母都是阿尔及利亚人,他也从未入选过法国国家队,而他现在想为阿尔及利亚国家队效力,但1984年出生的他明显已经过了更改国籍的年龄。

  ■ “雇佣兵”之最

  移民球员比例最高的球队:阿尔及利亚

  阿尔及利亚的23人名单中有17人在法国出生长大。这些人当中又有7人曾经为法国各级别青年队效力。由于在人才济济的法国得不到重用,他们纷纷转变国籍为阿尔及利亚出战。阿尔及利亚有75%的球员来自海外,是移民球员比例最高的球队。

  混血种类最多的国家:美国

  作为世界第一移民大国,美国队的种族构成自然相当繁复。美国全队23人之中,有18人来自移民二代。分布于11个国家,此外还有两位墨西哥混血球员。

  最重要的“雇佣兵”发源地:巴西、阿根廷

  足球事业发达的巴西、阿根廷总是面临球星过剩的“烦恼”,不少实力出众的巴阿球星为了踢上世界杯,选择转变国籍为他国效力。

  被称作“欧洲巴西”的葡萄牙队可谓“名副其实”,前锋列德松,前腰德科,后腰佩佩,中卫阿尔维斯构成了整条葡萄牙中轴线,他们都是巴西人。据统计,历史上共有16名巴西人代表其他国家参加过世界杯决赛圈的比赛。

  而阿根廷人则更受南美球队的欢迎,智利队的阿根廷籍主帅贝尔萨将费尔南德斯从阿根廷带到智利;巴拉圭的阿根廷籍主帅马蒂诺也招募了3名阿根廷球员。

  史上著名的“雇佣兵”

  ① 1930年首届世界杯,阿根廷人路易斯·蒙蒂代表祖国阿根廷参赛并获得亚军,而4年之后,他又帮助意大利队夺得了世界杯冠军。

  ② 皇马传奇巨星迪·斯蒂法诺曾经为阿根廷、哥伦比亚和西班牙三个国家效力过。因为他的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法国人,自己则出生在阿根廷。

  ③ 1953年的世界足球先生匈牙利人普斯卡什,曾代表匈牙利夺得了1952年奥运会和1954年雅典世界杯亚军,后来却又代表西班牙参加了1962年智利世界杯。

  ④ 2002年世界杯前,尼日利亚人奥利萨德贝在波兰总理的说服下决定为波兰国家队效力,在预选赛中,他13场比赛攻入10球,带领球队闯进了世界杯决赛圈。

更多关于 德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