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特派记者关尹(发自约翰内斯堡)
非常一月,本报3名特派记者拼杀在南非世界杯的最前沿,为广大读者发回了大量第一手的报道,赢得好评。曲终人散之际,诸般感受涌上心头,3名特派记者不吐不快。
到说再见的时候了。临别前,心潮翻滚。南非一月中的日日夜夜,汇集着感动、焦虑、惆怅、兴奋、期待……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有种想要说点什么的冲动。职业生涯中,有过无数次采访,这是最特别的一次——对象是自己。
提问者关尹(以下简称问):还记得出发前的心情吗?
回答者关尹(以下简称答):记忆犹新。当时听说这边治安不是很好,安全是个问题,跟父母道别时,甚至告诉了他们银行卡的密码。大大小小出差无数,这样“极端”的做法还是第一次,真有点悲壮的味道。
问:看来你的确很紧张。那来到南非之后呢?
答:以我的亲身体验来看,只要多加注意,不至于像传说中的那样恐怖。我们3名特派记者,平安度过了在南非的日日夜夜。除了切菜时刮了一道小口子,用掉一个创可贴之外,连一粒感冒药都没动过。
问:如何形容你这一个多月?
答:简单说来,在这的心路历程经过了四个阶段:满怀憧憬、度日如年、归心似箭、依依不舍。一开始充满新鲜感,时间长了难免疲惫,现在则是有些留恋了,还想多待上几天,好好回味一番。
问:说说你的世界杯采访经历吧,最难忘的是什么?
答:当然是那次探营巴西队的训练。绕过封锁线,接近了巴西大牌,最后还是被监视器发现。现场的警察告诉我,为了防范恐怖分子,四周都埋伏有狙击手。最后与警察周旋了一个多小时才成功脱身,这次历险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常特别的经历。不过,却让我家人担心坏了,我爸把我狠狠“教训”了一顿:为了采访,也不能不要命啊。
问:这么多天的采访下来,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吗?
答:我一直在想,如果参照南非,中国完全有能力申办世界杯。无论场馆、交通、接待能力,软硬件我们都具备。更何况,世界杯东道主绝不会小组都出不了线的历史,也已经被南非队打破,中国足球已经没有了最大的顾虑。我想,在奥运会和世博会之后,中国需要一届世界杯。
问:回顾这一次世界杯的报道,你自己满意吗?
答:如果说,我们这次的报道取得了成功,我觉得应该归功于团结协作。前方3名记者之间的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前后方的有效互动。后方每天都给我们打电话,鼓励、问候,提出想法和要求。在我看来,后方其实更辛苦,每天都要很早赶到报社,而且很多是无名英雄。
问:就要回国了,是不是准备休息一下?
答:对,美美睡上一觉。不过,对足球记者而言,世界杯就像刻在我们身上的年轮,四年一圈。南非一月结束,又要开始准备下一个四年,我想那时我们会做得更出色。让我们提前约定——巴西再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