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东人南非卖菜成百万富翁 世界杯期间外贸生意火爆

2010年06月23日12:27   半岛都市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天南地北山东人。在南非,也活跃着不少来自齐鲁大地的人们。来到这个陌生的国度淘金,他们大多数都尝到了甜头,“在这里,商机特别多,生意很好做。”南非齐鲁同乡会会长丁志高对此深有感触,这次世界杯,不少在南非的山东人就借此机会发了笔财,“真希望南非还能举办奥运会。”丁志高说。

  ■青岛人多

  南非山东人,青岛人占多数

  在南非的30万华人中,山东人不能算是一个规模很大的群体,在这里,福建人占了其中的绝大多数,据说有20万人左右,超过总人数的六成。对于在南非的山东人,即使是南非齐鲁同乡会也没有一个确切的人数统计,“1998年、1999年那几年,是南非的山东人人数最多的时候,大概有三四千人,这几年少了一些,大概还有两千人左右,能排在各地华人的中游水平。”丁志高说。

  在这大概两千名山东人中,青岛人占了很大的比例,丁志高预计,南非的青岛人至少在500人以上,而且青岛人在南非以做贸易的为主。“前几年齐鲁同乡会里,担任领导职务的几乎都是青岛人,后来我们特意进行了改选,领导班子里山东各地的代表都有,像济南的、济宁的等,现在的齐鲁同乡会才是真正的山东人大集合。”丁志高本人就是青岛人,在这里做贸易工作;担任齐鲁同乡会副会长的吕思聪也是青岛人,同样在这里做贸易工作;而担任齐鲁同乡会秘书长的梁泉则是济宁人,他的身份是当地华人报《非洲时报》的首席记者。

  ■发足球财

  世界杯期间外贸生意很火

  在人们的传统印象里,山东人并不是很擅长做生意的,但到了南非,情况就变得不一样了。“这里的市场不太成熟,所以商机特别多,生意很好做。”在国内做贸易的丁志高,来到南非尝到了甜头。

  这次世界杯就是很好的例子。成千上万的球迷来到南非,不少山东商人都借世界杯发了财。丁志高瞄准了假发生意,他发现,许多球迷都喜欢戴着本国国旗颜色的头套到现场助威,所以他找国内的加工厂做了各国国旗颜色的假发,这些货到了南非大受欢迎。“我们家门口都抢疯了,我们都关上门,先放10个批发的进来,然后再进10个。”这种假发的利润非常可观,丁志高透露,“在国内生产的成本每个也就几块钱,批发出去每个40元左右,零售价钱超过100元一个。”

  而吕思聪则瞄准了另外一门生意,他做的是小国旗和嗡嗡祖拉生意,他找浙江义乌的小厂生产,然后运到南非来卖,利润同样可观。“一个小国旗大概成本不到三毛钱,批发就是三块钱,零售大概是20块一个。”吕思聪说,这次世界杯,南非人对此非常狂热,这让他的小国旗和嗡嗡祖拉销量很好,保守估计,应该能占到当地同类产品的10% 左右 ,而在一旁的丁志高则认为,应该能占到50%。“下届世界杯在巴西举行,我们俩已经商量好了,这次已经积累了经验,到时候去那边赚钱。”丁志高笑着说。

  ■生活舒适

  景色优美处处像八大关

  来到南非十几年,丁志高对这里有了很深的感情,“除了治安不太好之外,这里真是个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好地方。”事实上,1997年刚到南非的第一天 ,丁志高就很喜欢这个地方,“当时朋友带我开车在约翰内斯堡转了一圈,感觉到处都跟咱们青岛的八大关一样,景色太美了。”住了十几年,丁志高最深的感触就是,“这里的生活节奏比国内慢太多了,大家都很悠闲,特别适合享受生活。”

  人过中年才到南非,丁志高和不少山东老乡一样,都面临语言的障碍。这么多年下来,他们的英语也已经小有基础,说起话来也偶尔有几句英文,对这个问题,丁志高看得很开,“有时候,搞不懂不一定是坏事。”他举了一个例子,上届世界杯,巴西3:0淘汰加纳一役,丁志高在街上买了足球彩票,猜的比分是3:1,没想到由于英语不太流利,打彩票的人给写成了3:0,他也没注意,回家看完比赛,丁志高还为3:0的比分有些郁闷,但拿出彩票来一看,竟然就是3:0,这下让丁志高赚了6万多元。

  当然,南非的生活固然舒适,但对这些背井离乡的山东人来说,想念家乡和家人是难免的,丁志高就决定下月回国,就为了照顾刚出生的孙子,“没办法,想看看孙子啊,但以后只要有机会,我还想每年回南非来,这里的房子我还留着呢。”

  ■南非发财故事

  卖菜卖成百万富翁

  寿光人到南非“掘金”,靠卖菜发了家

  在南非,像丁志高和吕思聪这样做进出口生意的山东人不少,当然,还有其他赚钱的门道,比如卖菜。“别小看卖菜的,这里卖菜的山东人不少,特别是寿光的,前几年基本上垄断了这里一半的蔬菜市场。”丁志高说。

  丁志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2003年,曾经有一个40多岁的寿光人到南非来淘金,刚来的时候身上只有几百元钱,这个寿光人没有别的特长,就是会种菜,于是就跟别人合作种菜,而南非地广人稀,也给蔬菜生产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一开始是在街上卖菜,经过这几年的发展,现在早就是百万富翁了,一般都是用货柜卖,听说生产基地在国内,然后通过飞机运过来卖,比如蒜苔这些比较好保存的蔬菜,到这里销路还是很不错的。”丁志高说。南非的蔬菜价格很可观,在超市里,两头大蒜就能卖到 17兰特,一棵大白菜能卖到30兰特,这让许多卖菜的山东人都发了财。

  ■采访手记

  期待那顿暖心的饺子……

  关怀的问候 、熟悉的乡音,能够在距离家乡万里之外的约翰内斯堡遇到青岛老乡自然是件令人愉悦的事情。特别是,这位老乡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同乡会会长,这样的感觉更加令人感到亲切。

  “在南非住得还习惯吗?采访上有什么困难尽管找咱齐鲁同乡会。”正式的采访还没开始,丁志高会长的贴心话已经让我俩感动不已。说实话,来南非这些日子,生活上没少吃苦头。不仅每日的采访任务繁重,吃喝住行上同样无法与国内相比。作为出门在外十几年的老华侨,丁会长自然知道出门的日子难熬,他也特意将采访的地点安排在了一家华人餐厅,边吃边聊,那才是咱齐鲁人的待客之道。

  晚宴十分丰盛,清淡了许久的五脏庙终于得到了滋润。席间,老会长不断地给记者夹菜添酒,看到大盘见底,还特意加添了两道肉菜。“出门在外,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这里可不比青岛,没啥海鲜,填饱肚子是第一位。”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丁会长的话匣子打得更开,除了讲述同乡会的事情外,家长里短,以及出门在外多年的不易都一股脑地给记者倒了出来。会长夫人也是有一肚子的话要说,看到记者年纪较轻,老两口也不自觉地想起了远在国内的儿女,尽管国外事业小有成就,也早已习惯了南非的悠闲生活,可落叶归根、倦鸟思归,依然是中国人的传统理念,老会长的孙子已经有半岁多,提及远在国内的小家伙,丁会长险些掉下眼泪,回国与家人团聚已经成为老两口最大的心愿。得知记者要到7月份才离开南非,老会长拍着胸脯说道:“过两天回家做客,让阿姨给你们包饺子吃。”一句贴心话说得记者感动不已。

  ■小资料

  南非齐鲁同乡会

  南非齐鲁同乡会成立于1999年,也就是中南建交的第三年。2000年前后规模达到鼎盛,当时人数有 1000人左右,但这两年随着不少山东老乡归国,同乡会的人数逐渐减少,目前会员有 500人左右。尽管人数减少,但同乡会的职能并没有减弱,每当逢年过节,同乡会依然会组织山东老乡聚到一起共同联欢,而每当国内遇到大事,同乡会也同样会不遗余力地回馈祖国。

  会长丁志高是1997年来到南非的,据他介绍,1997年中南两国建交后,随着时间推移,2000年前后一大批山东人来到南非,他们大多怀揣资金来到南非做起了生意。不少人已经成为了南非经商华人圈中的佼佼者;但同样有不少人因为迷恋赌场最后输得精光而黯然归国。

  齐鲁同乡会最初以青岛人为主,目前的会员也大多是青岛人。随着这两年回国人数的增加,同乡会的会员由最初的1000多人减少至500多人。每逢春节、中秋节、元宵节这样的大型节日,同乡会都会将会员组织起来,除了共同联欢以外,还会有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以及花样繁多的抽奖娱乐活动。当然,除了节假日外,每当国内遭遇大事件,例如汶川地震时,同乡会的职能同样发挥得淋漓尽致,“仅同乡会的会员捐款就达到了几十万元。”会长丁志高介绍。

  本报特派记者 崔恒亮 杜金城(本报约翰内斯堡6月22日电)(署名除外)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南非世界杯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