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记者南非生存报告 场外被劫匪抢场内遭组委会刁难

2010年06月16日09:50   深圳特区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中国记者南非生存报告场外被劫匪抢场内遭组委会刁难

  已故的前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说过:“对于一届大型赛事的评价是由媒体作出的,特别是平面媒体。”的确,从球场到街头,你都能看到世界各地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身影,这其中更是不乏来自中国平面媒体的记者。

  身在南非的上万名记者中,事实上只有一部分拿到了国际足联的官方证件。记者从国际足联网站看到,本届世界杯共发放了大约6000个非广电类记者证。由于中国队无缘世界杯,世界杯又是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国际足联大幅削减了中国媒体的采访名额,中国平面媒体只分到60个正式采访证件。不过记者了解到,最终通过各种方式抵达南非采访的中国平面媒体记者数量超过300人。

  1

  有证不是万能

  申请世界杯采访证件的工作从去年就已经开始本报记者好不容易才得到了一张宝贵的正式采访证件。

  然而,拿到证件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在世界杯畅通无阻。为了便于控制人数和规模,记者必须在国际足联专门设置的媒体频道申请每场比赛的媒体门票。而根据门票分配原则,记者一般只能拿到一半比赛场次的媒体门票,这代表你可以得到一个球场内记者席区域的工作台,另一半比赛则被放在了等候名单上。

  进入等候名单并不是说将无缘采访比赛,按照国际大赛惯例,只要提前到达球场新闻中心并进行登记,就有机会获得预留的剩余门票。然而,在有些混乱的南非,很多惯例都不起作用。为了观看阿根廷队与尼日利亚队的比赛,记者提前8个小时就赶到了埃利斯公园球场,排在了等候名单的第二位。然而在赛前1个小时发放门票时,一位组委会官员先是随意喊了几家媒体的名字后,然后拿着一把门票随意地表示,球票就剩下这么多了,谁上来拿到就归谁。可想而知,现场顿时变得比春运时的火车站还混乱无比。一哄而上的记者险些没有大打出手,一位被挤出圈外的外国女记者甚至愤怒地骂出了“fxxk,FIFA”的粗口。这种把记者当猴耍的态度也让组委会在赛后遭到了众多投诉。

  2

  没证万万不能

  有证不是万能的,没证是万万不行的。毕竟拥有一个正式采访证件,记者就可以进入球场看球,可以使用新闻中心,可以参加赛后的新闻发布会,可以观看球队对媒体开放的公开训练等等。

  没有证件的记者,往往只能像球迷一样,参加国际足联完全对外开放的活动。为了照顾来自世界各地的球迷,国际足联一般会在每天完全开放一支球队的训练课,球迷只要领取球票就可以自由进场。有趣的是,由于世界杯期间的许多活动都会吸引大量媒体前来,佩带采访证件有时反而会受到严格的限制。“还有许多球队对媒体态度十分谨慎,很多时候,与其声称自己是记者,不如声称自己是球迷比较管用。”一些经验丰富的记者感叹说。

  不过与历届的世界杯相比,南非糟糕的交通状况和治安环境愈发增加了记者们的工作难度,没有正式证件的记者几乎感到了一种寸步难行的无力感,以至于在世界杯开幕前,甚至传出了有媒体出价5万元向非洲媒体购买采访证的事情。

  3

  组委会很现实

  世界杯开赛后,记者圈内很快流传了一句话:“在场外是被劫匪明抢,在场内是被组委会明抢。”尽管筹备工作在许多方面都不尽如人意,但组委会在对待媒体收费环节上可以说是毫不手软。

  组委会专门为世界杯媒体准备的酒店价格每晚都在五六百美元以上,所以中国记者无论持证与否,基本上都只能租住民宅。而针对平面媒体服务的MPC(主新闻中心)也显得有些寒酸。作为举办开幕式和决赛的足球城球场的新闻中心为临时搭建的帐篷,不仅离球场有一定的距离,而且服务设施非常简陋,记者坐在工作台前写稿,一旦有人从身边走过,地面就颤抖不已。偌大的新闻中心只开放了一个简易的咖啡吧,一杯热咖啡要30兰塔,一个汉堡或者一勺土豆泥加牛肉就要75兰特,最便宜的矿泉水一瓶也要10兰特。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对待媒体,为平面媒体开放的MPC和为电视记者开放的IBC之间的设施和服务是天渊之别,只因为后者向世界杯缴纳了巨额的转播费用。

  记者日前经过IBC时,被里面的豪华设施吓了一跳。这里银行、邮局、医院、洗衣店、书店一应俱全,甚至还有供记者使用的按摩室和电影院,好几个餐厅能供应各种菜式。这种差别只能让人无奈地感慨组委会的现实。

  4

  温差时差好难受

  出国采访,总是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障碍,譬如,南非就有多达11种的官方语言,不少黑人说的英语带有浓重的口音,很难沟通,而这时,手语往往才变成了真正的官方语言。不过气候和时差才是中国记者工作的瓶颈。

  南非处于南半球,6月份正是这里的冬天。国内的观众或许会看到,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段暄身穿短袖进行采访,那是因为南非一天的温差十分之大,可以从早上的2摄氏度升到中午的20摄氏度。正午的阳光下,身穿短袖绝对没有问题,而一旦太阳下山,或处在有风的背阴处,就会感到阵阵凉意,如此之大的温差,让不少记者纷纷感冒。

  时差问题同样给平面媒体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相比电视媒体的随传随播,报纸会受到出版时间的限制。南非与北京时差为6个小时,哪怕在南非早晨6点起床,也已经是北京时间的中午12点,许多记者都恨不得越早起床越好。记者通常都揣着2个手机,一个显示北京时间,一个显示当地时间,有时同时看到2个时间,往往会产生究竟是该吃饭还是该睡觉的混乱思维。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陈晨

  (深圳特区报约翰内斯堡6月15日电)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记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