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关于决赛的5种宿命 贝利“乌鸦嘴”下竟有漏网之鱼

2010年07月09日01:54   东方早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关于决赛的5种宿命贝利“乌鸦嘴”下竟有漏网之鱼


  (前言)

  在神秘的非洲大陆,2010年南非世界杯被誉为“颠覆传统的世界杯”,无论是欧洲球队无法在其他大洲夺冠的魔咒,还是支持德国队夺冠的“半圆定律”悉数流产。在“彩虹之国”注定将诞生第八支冠军球队。荷兰Vs西班牙,无论谁最终捧起大力神杯,魔咒和宿命依然挥之不去。究竟是颠覆到底还是宿命收尾,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蛊惑力的剧情。

  早报记者 朱轶

 

  昨天,南非街头,妇女们在狂欢队伍中跳着当地舞蹈。为迎接西班牙和荷兰的决赛,南非人举办隆重的庆祝活动。

  “事不过三”的冠军定律

  无论是荷兰队还是西班牙队,对他们而言,距离大力神杯仅仅只有最后一场决赛。对于两支极具人气的球队而言,预测最后的结果或许并没有那么容易,这就像两队的交锋记录一样胶着。仅仅9次交锋中,荷兰队对西班牙队4胜1平4负,完全的平分秋色。而这第10场交锋也注定将改写一切。

  让荷兰人骄傲的不仅仅是他们以全胜的战绩闯入决赛,更重要的是他们拥有着更多的世界杯决赛经验。橙衣军团如果能在120分钟内拿下对手,将成为历史上第二个预选赛和决赛圈都保持全胜的冠军。此前只有1970年的巴西队做到这一点,而荷兰这次是15战15胜。

  1974年和1978年荷兰人连续两届世界杯闯入决赛都是输给东道主。现在荷兰人有理由自信,因为在过往的历史中,三次闯入世界杯决赛的球队最终都能捧起冠军奖杯,“事不过三”的冠军定律足以令荷兰人鼓起勇气。

  无论是意大利、德国、巴西、阿根廷在第三次闯入世界杯决赛时都已经成为世界冠军,而法国、乌拉圭和英格兰尽管没有第三次闯入世界杯决赛,但他们也早已成为冠军。相反,荷兰队并不是唯一两度闯入决赛而无法捧杯的悲剧主角。无论是捷克斯洛伐克还是匈牙利,他们都曾两次闯入决赛却最终成为看客。

  在南非对决西班牙,荷兰队不用面对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的东道主,相反拥有半个主场之利,因为南非布尔白人就是荷兰殖民者的后裔,连决赛场地约堡足球城的座椅都被设计成橙色。现在这支荷兰队,已达到了他们的先辈克鲁伊夫、内斯肯斯的高度。“我很激动,我期待决赛的到来。在来南非之前,没有多少人会看好我们。这就是足球,最终举起大力神杯的将是我们!”荷兰队队长范布隆克霍斯特坚信不疑。

  贝利嘴下的“漏网之鱼”

  德国那只名叫“保罗”的章鱼以百分百的预测准确率被不少球迷顶礼膜拜,甚至连西班牙队的球员们也感谢“保罗”的护佑。但与“保罗”的预测同样被人铭记的还有一个人——贝利。

  有一种预言叫“贝利”,这或许是最近几届世界杯中都无法抹杀的事实。虽然退役多年,但在如今的世界足坛上,贝利的名字前面却常被冠以“乌鸦嘴”。

  在南非,所有人都见证了贝利“嘴上的风暴”。他看好的意大利、英格兰、巴西、阿根廷和德国,不是早早出局,就是无缘决赛。有意思的是,他尚有两次预测还没有成为失败的例证。在德阿大战前,贝利预测对了德国的胜利,但他忘了自己把夺冠热门的信任票也早早投给了西班牙队。

  贝利的“乌鸦嘴”历史悠久,1990年世界杯,被他看好的巴西队止步1/8决赛;四年后,被他看好的哥伦比亚队小组出局;1998年法国世界杯,他看好的英格兰队也最终出局。2002年世界杯,贝利看好法国、阿根廷和巴西队,结果法国和阿根廷早早出局,巴西队却“侥幸”捧起金杯。四年前的德国,被贝利视作夺冠热门的德国与巴西同样无缘决赛。

  有人对贝利的“预言家”的功力进行了详尽的研究,结果发现贝利的乌鸦嘴同样也有玄机:如果贝利看好的是一支球队,最后是一支倒霉;如果贝利看好两支球队,那结果是双双回家,都将难以摆脱“乌鸦嘴”的魔圈。如果贝利看好三支球队或者超过三支球队,贝利的“乌鸦嘴”便会有失灵的时候:余下的一支则大吉,不只会逃脱出魔圈,甚至可能夺得冠军。2002年,巴西队恰恰符合这种情况。

  荷兰球迷也有自己对贝利“乌鸦嘴”的解析,在他们看来,荷兰队并没有贝利的“偏爱”,作为“漏网之鱼”,荷兰队也顺理成章闯入决赛,他们要做的仅仅是让贝利口中的“预言”再一次与“乌鸦嘴”联系起来。

  亚洲队和黑马为护身符?

  当荷兰队又一次闯入决赛,荷兰《电讯报》也在搜肠刮肚地为他们的球队寻找“护身符”,而“淘汰黑马夺冠”的定律也随之浮出水面。

  “从1978年起,凡是淘汰四强中黑马的球队最终都加冕世界冠军。”《电讯报》也举例说明这条定律的可信性,“1982年半决赛意大利2比0战胜波兰,最终夺冠;1986年半决赛阿根廷2比0战胜比利时,最终夺冠;1994年半决赛巴西1比0战胜瑞典,最终夺冠;1998年半决赛法国2比1战胜克罗地亚,最终夺冠;2002年半决赛巴西1比0战胜土耳其,最终夺冠。”

  在半决赛中,荷兰队以3比2淘汰了本届黑马乌拉圭队,这也让荷兰队决赛的前景一片光明。或许是嫌荷兰夺冠的砝码不够重,《电讯报》还找出了另一个“护身符”——亚洲球队,“世界杯最近20年来,多数冠军队在小组赛中和一支亚洲球队遭遇。1986年阿根廷与韩国;1990年德国与阿联酋;1998年法国和沙特;2002年巴西和中国;本届世界杯荷兰与日本同组,而西班牙却没有这种命。”

  当然,西班牙人也没有忘记调侃荷兰人的“护身符”。“荷兰人现在也开始不自信了,或许那些定律和魔咒都没办法帮助他们,或许他们应该找非洲的巫师们帮忙。”西班牙的《世界体育报》也不忘给荷兰人挑刺,“以四年前的德国世界杯而言,亚军法国队不但战胜了‘黑马’葡萄牙,他们在小组赛也与韩国同组,但最后呢?他们成了亚军,这一切反而像极了现在的荷兰队。”

  小组赛首战输球的宿命

  对西班牙人而言,他们的内心同样忐忑不安。一方面,为球队历史性闯入决赛而雀跃;另一方面,为一个从未打破的宿命而焦虑。

  早在西班牙队输掉第一场与瑞士队的小组赛时,西班牙媒体就翻出了这个延续了18届世界杯的定律——从来没有一支球队可以在输掉首场比赛后还能夺冠。不过,随着西班牙强劲反弹,先后击败洪都拉斯、智利小组出线,然后淘汰葡萄牙、巴拉圭、德国闯入决赛,人们才开始矛盾地看待这个宿命:西班牙队打破宿命闯入决赛,现在同样有机会打破这个小组赛输球无缘冠军的宿命。

  尽管希望球队书写历史,《马卡报》却不忘提醒人们再度审视这个从未失效的“宿命”,“西班牙是史上第四支输掉首场比赛仍能杀进决赛的球队,但此前三支均在决赛败北。”

  《马卡报》没有说错,之前三支倒在小组赛首战输球宿命下的分别是1982年的德国队,他们首场小组赛以1比2不敌阿尔及利亚,最后决赛则输给了意大利,然后是1990年的阿根廷(首场小组赛0比1输喀麦隆),他们在决赛不敌德国队,还有1994年的意大利(小组首场0比1不敌爱尔兰),他们在决赛不敌巴西。

  纳达尔的神秘护佑

  2008年,西班牙人迎来了久违44年的欧洲杯。当时《马卡报》就惊呼,西班牙其他竞技领域的冠军荣耀刺激了西班牙足球登上冠军之巅。

  在很多西班牙人看来,他们的“马略卡小子”网球天才纳达尔就是国家队的福星。2008年,纳达尔背靠背赢得了法网和温网两个大满贯冠军,而西班牙队也在欧洲杯上捧起了最终的冠军奖杯。与此同时,西班牙人卡洛斯·萨斯特雷也在当年赢得了环法冠军;加索尔还带领西班牙篮球队加冕世锦赛冠军。

  两年过去了,西班牙足球队同样拥有来自纳达尔的神秘护佑。这位男子网坛排名世界第一的西班牙人,第二次背靠背赢得了法网和温网的冠军;同样加索尔带领湖人捧起了NBA总冠军奖杯。这一切都给了西班牙人自信的砝码。“让我们去享受最后的决赛吧!”西班牙队中场核心哈维说道,“我们要为西班牙队的胜利而战,为大力神杯而战!如果我们能踢出半决赛的水平,西班牙足球将迎来夺冠的伟大时刻!”

  在哈维看来,西班牙人在其他竞技领域的成功鼓舞着西班牙队去战胜对手荷兰队和那些所谓的宿命和定律,“普约尔的进球将我们送进了决赛,我们感到非常高兴。与德国队的比赛证明,西班牙队在关键时刻从来都不会掉链子,与荷兰队的决赛同样如此。”

  是的,定律和宿命都是用来打破的,既然这是一届注定颠覆一切的世界杯,那么还有什么不可以颠覆和打破呢?

  相关链接

  冠军的诅咒

  欧洲豪门俱乐部如果夺得了冠军杯,那么他们所属的国家队将无缘下一年到来的世界杯。如1993年法国马赛、1997年德国多特蒙德、2001年德国拜仁慕尼黑,2005年英国利物浦,2009年欧洲冠军杯得主是巴塞罗那,西班牙队是否已经做好了挑战魔咒的准备呢?

  无解的《踢出传奇》

  从世界杯开始后,某运动品牌的广告片《踢出传奇》就烙刻上了“踢出世界杯”的魔咒。出现在广告片中的科特迪瓦、意大利、英格兰、法国、葡萄牙和巴西都悉数出局。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样出现在广告片中的西班牙也将最后出局。它们的决赛对手荷兰队同样也有一个单独版本的《踢出传奇》广告。或许这个魔咒已成无解。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