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素描世界杯的生存哲学

2010年07月08日11:32   三秦都市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本报世界杯大型策划报道《非洲猎场》一经亮相便惊艳本城,而那些呈现在版面上的或狂暴欲起或冷静而伺的非洲稀树草原动物素描,更是吸引了无数本土球迷的眼球……世界杯渐入高潮,那些动物素描的创作者刘波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感悟着世界杯。

  素描世界杯

  刻画足球生存哲学

  世界杯落户南非,于是,非洲稀树草原上种群丰富的生猛动物族群便成了本报世界杯报道的“引子”——把32支队伍分别依实力、特征、个性、杀伤力、战斗力等一一对应于一种非洲动物。对此,32幅动物素描的作者、西安工程大学讲师刘波的感触颇深。刘波说,他喜欢足球,但更喜欢足球所制造的氛围,算是十足的伪球迷。但自从素描世界杯32强对应之32种动物,他对世界杯有了一种新的感悟——“作画和作文一样,都是有感而发,因此,我必须用心去体会每支球队的风格和每个动物的特性。而就是在这个体会过程中我发现,他们和它们之间绝对有一种关联,真的是类似于食物链之间的那种关联”。

  如果说,用动物对应球队这一类比手法还不算十足新奇,但如何在版面上表现这些动物,本报的素描系列却绝对让所有人眼前一亮——油画功底深厚的《非洲猎场》原始策划人马亮认为,用素描表现32种动物,应该更具有原始的张力。而刘波也有同样的看法,他说:“我不知道这是谁的策划和观点,但我的确对此很有感觉,因为,当我体会到32强的风格和32种动物的特性时,笔锋划过处,总是会尽力勾勒出一种动物的张扬或者另一种动物的冷静,以及其它种种”。他甚至想在自己的素描作品中,表现出32种动物在相当残酷的食物链中的那种挣扎或者说纷争。刘波说:“是的,那是一种有关食物链的生存哲学,一如世界杯的生存哲学”。

  享受世界杯

  感悟足球节奏哲学

  世界杯开赛之后,刘波的动物素描告一段落,随之登场亮相的是12种极具非洲地域特点的非洲植物素描。相比于素描动物,刘波说他安静了许多——此时,说起他素描过的32种动物,刘波多少有点遗憾。因为,虽然他的作品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认可甚至赞扬,但在他看来,没有最好的。他说:“在创作中的很多时候感觉都很不错,但现在再看,我甚至不能找到一幅自己很满意的——我想起了自己导师的一句话‘一幅画永远画不完’”。

  无论如何,世界杯即将迎来最后的璀璨,刘波说他现在在安静的享受世界杯,但安静的只是身体,思考从未停歇——世界杯给他欢乐的享受,也给了他思考之后的感悟,毕竟,他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距离世界杯这么近过。那么,世界杯给了刘波什么样的感悟呢?他说,是一种有关节奏的哲学。在刘波看来,足球不仅仅是技术、力量、速度等等的角逐,还是对节奏的一种把握——“一传一射间需要把握的是瞬间的节奏感,攻防转换间需要把握的是整体的节奏感。节奏有关个人的表演,节奏有关整体的发挥,这些,其实就是一种哲学。而无论是是音乐、文学、书法甚至是绘画,都有个节奏的问题,在这一点上,它们是相通的”。

  在采访的最后,刘波告诉记者:搞创作需要碰撞——文学与音乐的碰撞,音乐与绘画的碰撞……当然,也包括文学、音乐、绘画等等与足球的碰撞。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