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呜呜祖拉与国骂

2010年07月08日06:12   沈阳网-沈阳日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话说南非世界杯上有一种喇叭叫“呜呜祖拉”,其声震天,其威瘆人。

  自公元2010年6月11日起,这一在祖鲁语里意为“制造噪音”、最早用来驱赶狒狒的喇叭,就在能容纳9万余人的世界杯开幕式球场上给了世人一个下马威,此后每场比赛中几万只呜呜祖拉的“聒噪”,更是将人的忍耐力逼到了极限。

  于是,法国队长埃夫拉抱怨呜呜祖拉让他无法入睡;C罗称很难在如此大的噪音下全神贯注地比赛;法国电视台采取特殊技术手段,既对部分干扰的声音频率进行过滤,又不损害体育场内的“整体气氛”。

  初时置身球场,记者也是忍无可忍(但还是得忍)。习惯之后,倒觉得呜呜祖拉作为南非独有的“加油口号”,其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现象,需要世人的包容和理解,毕竟人类的欣赏方式、理念不同,南非球迷从中得到快乐,继而将这种快乐传递给世界各地的朋友,不失为一件好事。

  更何况,呜呜祖拉相关产品如耳塞、降噪软件、手机彩铃等的出炉,以及呜呜祖拉本身火爆的销售,充分表明呜呜祖拉已为多数世人所接受。

  如果说呜呜祖拉这一“噪音”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中国的国骂则是不折不扣、不应有市场的噪音。

  国骂与呜呜祖拉不同,国骂已经上升到道德和素质的“高度”。要知道呜呜祖拉可以消音,而国骂不行。可悲的是,如今国骂却常被国人当成口头禅,听者也不觉受辱,一些普通的对话中也往往夹杂着国骂,可谓出口成脏。

  国骂的威力在体育这一宣泄情感的平台上表现尤甚,而在足球这一世界第一运动中的表现“更佳”。国足表现不好,我们生气、伤心,于是国骂不绝于耳;中国人活得累、压力大,通过赛场发泄愤懑,于是国骂“余音绕梁”。只是,这些不和谐的声音会传播出去,会让客队知道,会通过电视让人了解,会对小朋友有不好的影响……其实,国足表现已经不好了,球迷表现好一点或许还是一种弥补。

  北京奥运会上,“XXX下课”这一“准国骂”引起外国朋友的好奇:这是不是中国的加油方式?中超联赛天津泰达与山东鲁能球迷在骂战中发生冲突……

  庆幸中国还没有承办世界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杯比奥运会的影响力更大,足球迷具有比奥运观众更易于借国骂宣泄的倾向。即便我们像北京奥运会时那样做好“当文明观众”的动员,但也难保会在世界杯上出现疏漏。

  再者,国骂也是自我示弱和自贬身价,因为强者自强,无需这种方式的庇护;弱者说点狠话出气壮胆,则颇有些阿Q的架势。

  心底里不愿批评中国球迷,只是随着中国地位的逐步提高,中国国民素质的提高则相对滞后。如何尽快提高国民素质,让国骂减少甚至消弭,令中国球迷的素质与中国的地位相匹配,将是中国不得不面对的课题,而这也将是中国今后承办世界杯必须实现的软环境的组成部分。(公兵、树文、李丽)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