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非世界杯南美梦一场 人才的流逝淘金梦挖空南美

2010年07月08日03:13   重庆晚报     欢迎发表评论   转发此文至微博

  “原本我们以为南非世界杯是一届南美世界杯,结果发现,仍然是一届欧洲杯。”资深球评人李承鹏说。随着乌拉圭最终出局,南非世界杯上唯一的南美独苗也宣告枯萎。从16强时占据6席到8强时垄断半壁江山再到半决赛后的全军覆没,南美洲的表现不得不说是世界杯上最大的遗憾。至此,欧洲人第一次在欧洲以外的地方拿到了世界杯,打破了南美与欧洲轮流坐庄的格局。人们在惊叹“欧洲时代”的迅速来临时,也在发问:以巴西、阿根廷为首的南美球队,究竟怎么了?

  人员的矛盾 失去中场的南美人

  当效力于土耳其费内巴切的中后卫兼队长卢加诺因伤无法出场时,乌拉圭人似乎并不紧张,即便是年轻的卡塞雷斯,也是效力过巴萨和尤文的新星,加上弗兰和卡瓦尼的突前,这样的乌拉圭事实上并不弱。

  然而,当佩雷斯、佩雷拉等一班效力于欧洲的中场被荷兰人在下半场开场的20分钟内牢牢压制时,人们发现,这样的乌拉圭是一个两头大中间小的奇怪团体。前场和后场都有核心球员压阵,但中场却缺乏创造力和明星,这正是乌拉圭乃至所有南美球队的通病。

  乌拉圭的例子或许还不够生动,阿根廷的表现恐怕才是最好的说明。不要怪马拉多纳的用人眼光不行,其实他手里并没有太多优秀的中场牌。马斯切拉诺和罗德里格斯都是守强于攻的球员,迪马利亚被局限于边路,在拿下老贝隆后,阿根廷的中场根本没有一个调度和组织者。于是我们才看到梅西和特维斯不断地回撤拿球,不断地陷于对手的重重包围之中。

  在从1994年到2002年的8年期间,中场正是南美球队称王称霸的根本所在。里瓦尔多、小罗、里克尔梅、艾马尔、莱昂纳多等等一系列巨星级中场都是欧洲豪门求贤若渴的对象,是世界足球天才和创造力的象征。而现在,就连号称攻守最平衡的巴西,实际上中场也不平衡,除了受伤的卡卡还是巨星级外,梅洛、埃拉诺、吉尔伯托·席尔瓦加起来也不如一个卢西奥管用。

  【欧洲对比】 德国队被厄齐尔、施魏因斯泰格盘活,荷兰拥有斯内德、范德法特,而西班牙的哈维、伊涅斯塔更是独一无二。世界级的创造性中场全部属于欧洲,盛产“天才”的南美似乎有些枯竭了。

  选员的困惑 本土与旅欧很矛盾

  对于邓加、马拉多纳来说,召不召旅欧球员是他们无法解决、却又一直存在的巨大矛盾。阿根廷和巴西联赛的落后导致了本土球员经验能力上的不足,但旅欧球员的精神态度却又成为他们世界杯失利的罪魁。

  “在阿根廷(本土),我只看得上拉维齐。”马拉多纳一语直接点破了阿根廷联赛的人才凋零问题。在他的首发阵容中除了右后卫奥塔门迪效力于本土的萨斯菲尔德外,其他10人都来自于欧洲。可偏偏奥塔门迪镇守的右路成了德国人的突破口,而旅欧球员们精神的疲惫,更导致了0比4的惨败。

  巴西总统曾说:“我们最好的球员往往不能把最好的状态奉献给国家队。”而他的感叹也印证了卡卡在世界杯上的低迷。事实上,在邓加出征南非之前,巴西最大的体育报纸《LANCE》报呼吁他只征集那些效力于国内联赛的球员,因为他们“更有饥渴感,更有荣誉感”。

  【欧洲对比】 欧洲球队的本土化率是阿根廷和巴西所难以相比的,意大利、德国和英格兰全部来自于意甲、德甲和英超,西班牙除法布雷加斯外全部效力于西甲。荷兰成为欧洲传统队伍中的例外,但他们的巨星级球员均是豪门俱乐部的绝对主力。虽然意大利和英格兰打得也不好,但他们的问题至少没有像巴阿那样的困惑和复杂化。

  人才的流逝 淘金梦挖空南美

  巴西著名足球周刊《记分牌》曾这样形容巴西的足球人才状况:他们巨额的自然资源就如同糟糕的经济环境一样,是某种“丰饶的苦难”。欧洲俱乐部每年以10%的增长速度从巴西、阿根廷以及南美洲挖掘成名球员或是潜力新星。达到转会年龄的南美球员动辄就是千万欧元,对于陷入经济危机的巴阿两国俱乐部来说,卖出这些球员就等于生存下去。而对于球员来说,转会欧洲就等于奔向财富。仅仅是后者,就注定了南美足球人才的流失成为必然。

  写下《全球化与足球》的著名足球专家、巴西人朱利安诺更加细致地分析了南美人才流失的原因,“博斯曼法案让欧洲俱乐部球员的流动性变得活跃起来,他们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外籍明星。而价格相对偏低、又天然就适合这项运动的南美本土球员,自然成为他们的首要目标。”国际足联秘书长瓦尔克说:“从表面上说,这是足球全球化的结果,足球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让更多的地区加入竞争。但希望的另一面是恐惧,就像是足球的殖民者,留下点儿钱,带走孩子,没有任何文化上的和足球传统上的建设。”

  事实上,除了五大联赛之外,包括刚刚摆脱计划经济体制的东欧,都大量地引进廉价的南美高水平外援,而如比利时、瑞典、芬兰等一些小俱乐部也都安于挖掘南美青年人才,培养后再高价卖出的模式。

  【欧洲对比】 从2006年开始,欧足联就意识到本土化的问题,每个俱乐部一线队必须有4名本土球员的规定在第2年增加到了8人。“保护意识”是欧洲强大的根本,像德甲和西甲从1998年世界杯失利后,其实就已经大力进行青少年的培养和保护。

  记者 罗翔

  三欧一南美

  主流配置

  本届世界杯四强是三支欧洲球队加一支南美球队,这实际上是世界杯历史上的主流配置。

  此前18届世界杯赛,共有10次的四强配置是三欧一南美。除了三欧一南美的主流配置之外,四欧的发烧级配置,也常常出现。1934、1966年、1982年和2006年世界杯均是四欧配置。世界杯四强被南美统治,则一次都没出现过。

更多关于 世界杯 南美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