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为什么“被足球”的总是我

2010年07月07日05:38   哈尔滨日报       转发此文至微博

  如果要评选这个世界上最不爱看足球的人,恐怕应该有我一个。不爱看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吧,2002年韩日世界杯的时候,中国队开天辟地地走向世界,为了庆祝这个伟大的时刻,全校放假看球,寝室白天通电,大俱乐部免费转播,即使这样,我还是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图书馆。我并不是去学习,而是去睡觉,因为寝室里的大呼小叫加上周围宿舍楼随着中国队一只只臭脚发出的集体呼声让人无法安眠。

  就是我这么一个坚决的非球迷,却一次次地“被足球”着。2004年进入报社工作被分到了文体部跑体育战线,第一次出差就是去“中国最大的城市”铁岭采访一场甲B足球赛。接到这个任务的时候,我的心中大呼:“噢卖疙瘩!”对于足球,我除了知道场上有11个人之外,再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什么前锋、中场、后卫,什么“四三三”、“四二四”,什么“易边再战”、“伤停补时”对我来说简直就是外语。心情极为忐忑的我,战战兢兢地从铁岭返哈,写完稿子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传给主任,而是传给了我一个球迷同学,让他帮我修改得专业一些。

  如果说铁岭的“甲B”尚有人帮我的话,随后的欧洲杯简直把我推到了无人可寻的境地。苍天作证,在2004年欧洲杯之前,我只有一次半夜起来看足球的经历,那是1998年的世界杯决赛。之所以爬起来看决赛也不是因为足球,而是因为决赛后在艾菲尔铁塔下举行的三大男高音演唱会。欧洲杯并不要求我写消息,而是安排我写评论。让一个球盲写球评,扫盲工作真的是十分艰巨。比扫盲困难的是半夜爬起来看球。对于球迷来说,他可以不睡,对于球更盲来说,我经常看着看着就睡了。好几次我一睁眼发现是广告,以为中场休息,其实都已经转播结束了。说实话,经过欧洲杯的洗礼,虽然对足球我还是不喜欢,但至少达到了半脱盲的程度,怎奈,因为随后两年没有什么大型“战事”,一点点的进步又退回去了。

  时间来到了2006年,也就是上届世界杯举行的日子,非常荣幸,我承担了当时世界杯期间的编辑工作,这一次,我的遭遇比欧洲杯还惨。无聊的足球加上漫长的等待,让夜班显得无比漫长,最要命的是我的困劲儿上来了。在家看球(对我来说也算不上看球了)时不时还可以睡一会儿。在单位可就不行了,人家都在那儿亢奋地不得了,你要是呼呼大睡,一来显得很不敬业,二来也太不尊重他人了。忍吧,实在忍不住了找一个离领导远一点儿的平台偷偷趴一会儿。谁知道有一次趴过头了,梦中听到有人在喊我,忽地一下睁开眼睛发现不是做梦,确实是领导在喊我:“比赛已经结束,该干活了。”

  人就是这样,很多东西拥有的时候不珍惜,失去的时候又拼命想得到。2010年世界杯已经没有人需要我在电视前坚守了,但我却偶尔让遥控器在CCTV5停一会儿,我看的不是球,是回忆,回忆那一个个自己被足球的日子,既痛苦也美好。足球,虽然我不喜欢,但在你强大的影响之下,再球盲的人恐怕也插翅难飞。

  工人日报社驻黑龙江记者站

  张世光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