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 新闻> 德国> 世界杯1/8决赛德国VS英格兰> 正文
一行小字“蜗居”在媒体频道日程表当中,上书:今天中午卡恩等著名门将将现身桑顿,出席在此间举行的一次商业发布会。原以为,这样的活动不会有人扎堆,可以淡淡定定地攀谈两句。提前1小时到场,却大吃一惊。会议厅外,已经守候了上百名记者,手拿相机,想必是奔着合影而去。
德国人并没像想象中那么守时。原定11点半开始的发布会,到了12点也没见明星款款而来,等来的是不断涌入的记者,小小的发布厅内挤进了近300号人。位子没了,只能席地而坐。
发布会后,更是一片混乱。坐在前排的冲上去,拉着明星合影,后排的摄影记者愠怒,大喊坐下,拍照者仍毫不理会,我行我素。混乱,终于招来保安。
明星周围,已是人头攒动,N种语言表达着一个意思,不要再挤了,依旧无人理睬。跻身圈内,抖动的镜头里,除了球员的脸部,还有一位谢顶同行的头。维持秩序的保安,开始还拉拉记者背上的电脑包,以儆效尤。到后来,只能用胳膊把人挡在外面。
半分钟的围攻后,卡恩一行终于从人群中杀出条路。周围,是“亦步亦趋”的“合影党”,只要对方能稍作停留,拍上一张合影。照片没准就能发表在次日的报纸上。照片旁,定是一篇言之凿凿、栩栩如生的“专访”。或许是合影心切,国内某记者甚至没有放过躲进车内的切赫,而是勇敢地把门打开,伸进脑袋,身边的同事已对好了焦距,刚按下快门,随同保安就把他拉了出来,双方推搡在一起。
皮肉之苦,终于换来合影,可惜过于仓促,只听见一句埋怨,“距离太近,镜头里只有你的脸,根本看不清切赫。”这可算是他们今天最大的收获与惶恐。
以往,人们爱说“立此存照”,如今则说,“有图有真相”。照片为证,可证专访不虚,这也是“合影党”不绝的原因。但有多少人寻思,其中的内容有多少水分。有图,不一定就是真相。文字,可以“复制”加“粘贴”,照片,有一种工具名叫“PS”。
卡恩走了,背影留在不少记者的相机中。所憾的是,身边没有自己的影子。有多少照片还能重拍?有多少专访可以重来?这两个问号想必萦绕在不少人心中,久久不去。
本报特派记者赵博(本报约翰内斯堡6月2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