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 新闻> 朝鲜> 世界杯G组巴西VS朝鲜> 正文
朝鲜球迷们不知疲倦地摇旗助威。
当朝鲜国歌响起时,郑大世抿着双唇,泪水却在眼里打转。伸出双手,轻轻一抹,努力不让泪水落下来。可国歌未唱完,他已双眼朦胧。
朝鲜队是寂寞的。朝鲜遭遇巴西,约翰内斯堡埃利斯公园入场54331人,朝鲜球迷却只占寥寥百余人,分散在三四个看台上。满场巴西队的黄绿色调,他们只是万绿丛中一点红。
“我们一直走向决赛”
在记者席右侧的U43至44看台,数千巴西球迷“簇拥”着42人的朝鲜助威团。这,也是现场唯一的朝鲜方阵。
当晚,约堡气温跌至4℃,是开赛来最冷的一天。呼出的热气转瞬化成“白雾”,可朝鲜球迷的衣衫并不厚实:整齐的红色夹克衫,露出黑色的毛衣领。脖子上裹着一条红色围巾,印着“朝鲜2010”字样;胸前,镶着一面小小的国旗。手上拿着两块“红砖”般的“快板”,从帽子到衣衫,方阵整齐划一,就连加油的节奏、“快板”强弱也有人协调,步调一致。
每每朝鲜队进攻时,“快板声”一片。哪怕是中场休息时,他们也不知疲倦地挥舞手中那面小小的国旗。朝鲜球迷金英南告诉记者,40余名球迷分别来自朝鲜和纳米比亚,都是朝俄企业的职工。9日抵达南非以来,他们住在由领馆安排的宿舍内,球票也由领馆方面提供,将观看朝鲜队所有3场小组赛,“我们还会继续走下去,一直走向决赛。”
加油声外,这一阵营很缄默。除了金英南还能用英语与记者聊上几句。大多数球迷的反应出奇地一致:与记者对视片刻,摇摇头,嘟哝一句朝鲜语,迅速把头扭开。只有一位50多岁的大叔轻轻摆动着右手,悄悄把食指放到嘴唇边。
他们的缄默在第55分钟凝固,当巴西队麦孔零度角打入首球时,快板声“哽咽”住了,挥舞的朝鲜国旗“冻住”了。彻底无声的2分钟后,金英南才缓缓扬起了手中的旗帜。
15分钟后,当埃拉诺再度洞穿朝鲜队大门时,记者身旁一位四五十岁的朝鲜大叔禁不住喊出轻叹一句:哎呀。发音和中文近乎一致,只是语调略有差别。
终场前1分钟,志尹南攻入一球时,方阵内爆发出整齐的吼声,“辛德拉!辛德拉!”一浪高过一浪。“‘辛德拉’就是非常激动的意思。”金英南解释道。那时,他们早已难以自已。快板声中,泪花在眼眶中转,倔强地没有落下来。
“我们,是一家”
看台上,也有很多球迷拿着朝鲜国旗。英国人特里斯躲在朝鲜球迷方阵的第一排,手里也拿着一面小小的朝鲜国旗。
“你支持朝鲜队吗?”
“谈不上吧,但我知道,坐在这里一定会被摄像机扫到,我在伦敦的家人一定能通过电视看到我。”
另一种感情绝对真挚。在朝鲜队方阵的后2排,有一个东方面孔孤独地坐在那里:脸上绘着朝鲜国旗;身上披着大红外衣;手上还提着国旗色的vuvuzela。从装备上看,他和巴西球迷没有两样,但他来自日本,是日籍朝鲜人。
他的动作也许不如同胞整齐划一,但绝对不失激情。吹起“非洲民乐”,扬起手中的国旗,与同胞们一起高喊:“辛德拉!”喊不了几句,眼泪就落下来。
两个东亚人,却要靠英语交流,再加上难以抑制的情感。话,变得断断续续,只能用文字来沟通,“朴正锡,在日的三世korea”。
“的”写的是日文,一句10字不到的话,融合了3种文字。笔谈艰难继续,还原出一个朝裔的内心:他出生在奈良,父母也是日本人,但他的血脉来自朝鲜。“你看!”他拉住记者,指了指背上的包,上面绣着金刚山,“我是日本国民,更是朝鲜人。”
他说,自己很骄傲,日本、朝鲜和韩国都能出现在世界杯的决赛圈,而他最大的愿望是朝鲜能夺冠,“这样我就能在这里看一个月世界杯了。”
临别时,他把手中的一面小朝鲜国旗送给记者,在笔记本上的korea打上一条双划线,再画个圈,“我,朝鲜人。”他指了指国旗,一字一顿地吐字,每个字都用的是重音。
“指手画脚”的采访甚至引来了一位韩国记者,他热心地为记者翻译了一些生涩的韩国字眼。你支持哪个队?韩国记者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是朝鲜,我们同在一个半岛,我们是一家。”
本报特派记者赵博(本报约翰内斯堡6月16日专电)